首页> 中文学位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中国英语
【6h】

从功能翻译理论看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的中国英语

代理获取

摘要

当今世界,随着跨文化交际的步伐不断加快,英语的全球化进程不断加速。与此同时,英语与当地文化的结合又使得英语不断地本土化,产生了各种英语变体。中国英语变体作为其中的一员,是东西方跨文化交流的产物。英语的全球化需要跨文化交际,而跨文化交际需要使用中国英语来表达中国特有的文化元素,包括中国讲法,中国特有的事物,中国的灿烂文明以及中国人民对世界事务的看法。中国英语可以促进跨文化交流,有助于在全球化语境中塑造中华民族的民族文化身份,弘扬中国文化。
  从中国翻译界的发展来看,20世纪的翻译实践主要是从事英译汉来学习西方文化,而介绍东方文明的翻译实践相对较少。因而为了促进双向的跨文化交流,中国的翻译实践需要大量的汉译英。从翻译的角度来看,中国英语是汉译英中英语和中国文化结合的产物,因而有必要从汉英翻译角度和跨文化语用学视角研究中国英语,而且纵观现在的研究层面,语言学层面的探讨居多。中国英语和汉英翻译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英语的典范文本主要包括中国出版和发行的对外宣传材料的英译版,以及翻译成英文的中国文学作品。这些文本都是中国英语的规范来源。因而,为了从翻译角度和跨文化交际角度去研究中国英语,作者采用了翻译研究的功能途径,选取了以上两类有代表性的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行为作为切入点。文章着重于将诺德的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式应用于两个案例研究(分别为2011年的《政府工作报告》和中国的文学巨作《红楼梦》),建立了分步骤的翻译过程分析模型,用功能的途径找出适用于中国英语汉语源文本的汉英翻译策略和方法,并进一步分析了两个案例中中国英语的使用。
  最后,文章指出通过对两类汉英跨文化交际翻译行为的功能途径研究发现,在跨文化交际翻译的目的下,面对不同的预期目标读者,需要采用不同的翻译方法和策略,才能让目标读者更多地了解中国文化,并更为有效地促进跨文化交流;而这与中国英语的功能是不谋而合的,在两类英译中中国英语都可以得到广泛应用。因而,对于英译本的使用者(中国的英语学习者)来讲,能通过英译更全面地了解和学习中国英语,进而能在汉英翻译实践和英文写作中接受并应用中国英语,最终推动中国英语变体的发展,丰富和繁荣世界英语词汇。
  文章结构由六部分组成:引言部分概述了研究的意义、目的和方法;以及文章的主要内容;第一章是对世界英语变体和中国英语变体研究的文献综述;第二章是整篇文章的理论框架,功能翻译理论;第三章探讨了汉英翻译和中国英语的紧密关系;第四章从功能翻译理论的途径研究了中国英语的两类典型汉语源文本,基于以翻译为导向的文本分析模型和翻译行为理论,建立实用的分步骤的翻译过程分析模型,以《红楼梦》和《政府工作报告》为案例,找出在跨文化交际目的下所采用的翻译策略和方法,并分析了中国英语在其中的使用;最后文章通过以上分析得出结论,指出了研究的局限性,为未来的中国英语研究方向提出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