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约瑟夫·海勒《像戈尔德一样好》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6h】

“文本的历史性”与“历史的文本性”:约瑟夫·海勒《像戈尔德一样好》的新历史主义解读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Abstract

摘要

Table of Contents

Introduction

Chapter One New Historicism and Joseph Heller’s Writing

1.1 On New Historicism

1.2 New Historicist Consciousness in Heller’s Writing

Chapter Two The Historicity of Good As Gold

2.1 The Historical Context as Background and Foreground

2.1.1 The American Social and Political Reality in the 1970s

2.1.2 The American Jewish Experience in the 1970s

2.2 Good As Gold:an Agent in Constructing American Jewish Experience

2.2.1 Identity Alienation and Assimilation

2.2.2 Jewish Epiphany

Chapter Three The Textuality of History

3.1 Fiction and Historical Reality

3.1.1 Bruce Gold:a Fictional Representation of Joseph Heller

3.1.2 Henry Kissinger:Heller’s Self-fashioning of the Jewish Historical Figure

3.2 Fictive Techniques to Enhance the Textuality of History

3.2.1 Black Humor

3.2.2 Parody

Conclusion

Works Cited

Acknowledgements

展开▼

摘要

约瑟夫·海勒(1923-1999)是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以来美国知名作家,被认为是后现代派小说的先驱者。《像戈尔德一样好》是海勒描述犹太传统的传奇故事,该部小说多处描写历史人物和历史事件,它主要探究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社会尤其是美国犹太人的经历。因此,本文探究《像戈尔德一样好》以弥补对海勒作为美国犹太作家研究的不足。而出现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深刻影响了西方文学界和思想界的新历史主义重新探索了历史与文本之间的复杂关系,所以该论文试图运用此理论,从路易斯·蒙特洛斯提出的“文本的历史性”和“历史的文本性”角度来分析该部小说。
  本文由引言、结语和三个章节构成。
  第一章介绍了新历史主义的理论和约瑟夫·海勒的新历史主义意识。在关于后现代历史的地位和文学文本与历史现实的关系上,海勒与新历史主义有相似之处。
  第二章主要集中于“文本的历史性”。根据“文本的历史性”的第一层意思,即文本是历史现实的产物并反映历史现实,该章首先分析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美国社会政治现实和美国犹太人的经历;其次,根据文本具有塑造文化现实感的媒介功能,该章继续分析了美国犹太人身份的疏离、同化及其顿悟,以揭示此部小说塑造美国犹太经历的动因。
  第三章主要分析小说中“历史的文本化”。海勒将虚构与历史结合,模糊了二者的界限,并将自己的经历和历史人物作为“文本线索”。《像戈尔德一样好》的主人公布鲁斯·戈尔德是作者本人的虚构性表征,并且海勒自我塑造了亨利·基辛格这位犹太历史人物。这样,海勒能够将自己的历史意识融入小说创作,以使人们怀疑历史的真实性,颠覆所谓的“权威”历史。此外,海勒运用黑色幽默和戏仿来对比历史现实和小说作品,从而为读者提供了生动真实的历史。
  总之,二十世纪七八十年代出现的新历史主义为研究文学与历史的关系开辟了新视野,为研究海勒作为犹太作家提供了新启示。海勒的小说不仅展现了美国社会全貌,而且具有构建历史的功能;不仅以主观性和虚构性展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而且运用多种小说技巧来增强历史的文本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