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以盐城海岸带为例
【6h】

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研究——以盐城海岸带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

第2章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管理研究

2.1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管理理论

2.1.1 生态系统和生态系统管理理论发展沿革

2.1.2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管理理论发展沿革

2.2 以生态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评价类型与方法

2.2.1 海岸带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2.2.2 海岸带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2.2.3 海岸带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2.2.4 海岸侵蚀灾害风险评价

2.2.5 海岸带生态安全评价

2.3 海岸带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的建立

2.3.1 生态系统评价概念框架

2.3.2 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的方法

2.3.3 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2.3.4 指标与指标的选取

第3章 研究区域概况

3.1 地理区位

3.2 气候条件

3.3 地质地貌

3.4 水文动力条件

3.5 海洋环境质量

3.6 土壤

3.7 自然资源

3.7.1 植物资源

3.7.2 动物资源

3.7.3 其他海洋资源

3.7.4 风景旅游资源

3.8 海岸线滩涂淤蚀状况

3.8.1 研究区沿海滩涂的分布

3.8.2 海岸带滩涂的淤蚀格局

3.8.3 盐城海岸线利用现状

3.9 滨海景观分布格局

3.9.1 滩涂分布的纬度地带性

3.9.2 滨海湿地景观格局的变化

3.10 社会经济发展现状

3.1 0.1 人口与耕地面积

3.1 0.2 产业结构和经济水平

3.1 0.3 滩涂围垦开发现状与趋势

第4章 盐城地区海岸带生态系统可持续性发展评价

4.1 评价单元的确定

4.2 评价概念框架的确立

4.3 评价指标选择和数据来源

4.3.1 评价指标选择

4.3.2 资料与数据来源

4.4 评价模型与评价指标处理

4.4.1 综合评价模型

4.4.2 评价指标处理

4.5 盐城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结果

4.5.1 生态环境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结果

4.5.2 社会经济子系统可持续性评价结果

4.5.3 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结果

第5章 影响盐城海岸带区域可持续性的因素及其压力-响应过程分析

5.1 影响本区可持续性发展的主要自然因素

5.1.1 海平面变化与沿海滩涂淤蚀变迁

5.1.2 沿海湿地景观格局变化的影响因素

5.2 影响区域可持续性的人为因素

5.2.1 人口因素

5.2.2 产业结构与空间布局

5.2.3 湿地保护政策

5.2.4 围垦对社会经济的影响

5.2.5 近岸环境污染及生态响应

5.3 影响盐城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的综合压力因素小结

5.4 讨论

5.4.1 关于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评价的模型构建

5.4.2 盐城海岸带生态系统的可持续性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研究展望

附件

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本研究系统总结基于生态系统管理(EBM)和以生态系统综合评价(IEA)为基础的海岸带综合管理(ICZM)的理论基础、研究方法、框架体系等研究的历史发展及进展,构建了以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为基础的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综合评价框架和评价指标体系。甄别出影响盐城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干扰-响应的因子以及反馈机制,并对指标进行标准化(无量纲化)及确定指标权重。通过PSR(压力-状态-响应)框架模型,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分别对自然生态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压力、状态和响应进行分析,并对海岸带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发展度和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度展开评价。评价结果采用等距级差方式分级,共分为5个等距等级。
  论文以盐城海岸带5县市作为海岸带综合管理的对象和生态系统的评价单元,分别针对2000-2010年间的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的可持续性开展综合定量/半定量评价。依据每个县市生态环境和区域社会经济的胁迫因素、敏感性要素及状况、响应及适应等,从生态环境可持续性、区域经济可持续性,以及综合生态环境和区域经济的可持续性三个方面,对5县市海岸带的可持续性及年代变化展开评价研究。在此基础上,对盐城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评价单元的可持续能力进行综合分析,探讨盐城海岸带未来可持续性趋势。
  对研究区海岸带生态经济复合系统可持续度综合评价的时间序列变化结果表明,5县市社会经济状况都有所发展,生态可持续性和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指标均呈逐步提高的趋势,尤其是东台、大丰和射阳等地,社会经济发展成果较为显著,即近10年来海岸带综合可持续度的增加主要体现在社会经济层面的飞速发展上,且生态可持续度高的地区社会经济发展能力更大。10年间盐城滨海5县市区域综合可持续发展不平衡性更加突出。由此可见,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生态环境状况两者之间相辅相成、命运与共,可持续性是建立在两者进入良性循环的协调步伐基础之上。由于自然资源和环境质量、产业结构与布局等制约因素影响,未来盐城海岸带不同区域间可持续发展水平差距还有继续拉大的可能。
  本研究在对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方法构建的过程中,将评价体系划分为生态环境子系统和社会经济子系统两个维度,分别在PSR框架下开展评价,并以此为基础进一步开展综合性评价。对2000年至2010年盐城地区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评价及发展趋势的预期结果与该地区近年的发展水平相符。研究首次提出以多维度概念框架模型与时间序列相结合,对区域海岸带复合生态系统可持续性进行定量、半定量评价的方法。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