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第一部分TRPM8与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冷刺激性异常性疼痛的相关性研究;第二部分探讨化学药物引起的疼痛相关机制
【6h】

第一部分TRPM8与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冷刺激性异常性疼痛的相关性研究;第二部分探讨化学药物引起的疼痛相关机制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第一部分 TRPM8与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冷刺激性异常性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第二部分 探讨化学药物引起的疼痛相关机制

摘要

前言

材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参考文献

英文摘要

致谢

缩略词表(Abbreviation)

附 综述: 疼痛模型的建立和疼痛的相关机制

声明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TRPM8 与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冷刺激性异常性疼痛的相关性研究
  目的:观察TRPM8通道激动剂(薄荷醇,Menthol)和拮抗剂(抗辣椒碱,Capsazepine,CZP)对大鼠三叉神经痛模型/眶下神经慢性缩窄性损伤模型(ION-CCI,Infraorbital nerve–chronic constrictive nerve injury model)的作用,以确定TRPM8通道是否与冷刺激性异常性疼痛相关。
  方法:采用自我赏罚操纵的行为学观察方法(Orofacial operant test)测试8只ION-CCI大鼠(手术组/ION-CCI组)和8只正常SD(Sprague-Dawley)大鼠(假手术组/Sham组)在面部眶下神经支配区域皮下注射TRPM8通道激动剂与拮抗剂后的行为学改变。
  结果:①ION-CCI组大鼠与Sham组面部未注射任何药物,在面部给予不同温度刺激,在中性温度下(24℃)两组大鼠接触刺激模块时间无显著性差异(P>0.05),ION-CCI组大鼠接触模块次数多于Sha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在非伤害性刺激温度下(17℃)ION-CCI组大鼠接触刺激模块时间长于Sha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两组大鼠接触模块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伤害性温度刺激下(12℃)ION-CCI组大鼠接触刺激模块时间长于Sham组,有显著性差异(P<0.01),两组大鼠接触模块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②ION-CCI大鼠面部皮下注射TRPM8通道激动剂薄荷醇和对照剂(Vehicle)后在非伤害性温度(17℃)刺激下接触刺激模块时间和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Sham组大鼠面部皮下注射TRPM8通道阻滞剂CZP和对照剂后在24℃、17℃和12℃三种温度刺激下接触模块时间和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ION-CCI组大鼠面部皮下注射TRPM8通道阻滞剂CZP和对照剂后在24℃下接触模块时间和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17℃下注射CZP后接触模块时间长于对照剂注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5),接触模块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在12℃下注射CZP后接触模块时间长于对照剂注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接触模块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①ION-CCI大鼠表现出明显的冷刺激性异常性疼痛;②TRPM8通道拮抗剂抗辣椒碱(CZP)可以缓解大鼠三叉神经痛冷刺激性异常性疼痛。
  第二部分:探讨化学药物引起的疼痛相关机制
  目的:①评估慢性化学性神经损伤模型(Chronic painful chemotherapy neuropathy model)/奥沙利铂致神经性疼痛大鼠模型(Oxaliplatin model,Oxa)在冷刺激和机械刺激下的行为变化及吗啡和抗辣椒碱(CZP)的药物治疗效果;②通过在正常SD大鼠面部皮下注射4-氨基吡啶(4-aminopyridine,4-AP),观察是否能引起冷刺激和机械刺激性痛觉过敏和异常性疼痛,以观察电压依赖性延迟整流钾通道(Kv1.4)在疼痛传导中的作用。
  方法:①SD大鼠16只,进行适应性训练一周后随机分为两组:正常大鼠组(Normal组)和奥沙利铂组(Oxa组),建模成功后通过自我赏罚操纵的行为学检测方法(Orofacial operant test)观察吗啡和CZP对Oxa大鼠疼痛的缓解作用;②观察正常SD大鼠(n=10)经不同浓度4-AP面部皮下注射后进行自我赏罚操纵测试的行为学变化。
  结果:①相比Normal组,Oxa大鼠自我赏罚操纵测试中接触模块时间和次数明显下降(P<0.01);②Oxa大鼠面部皮下注射吗啡和对照剂(Vehicle)后在机械刺激和非伤害性温度(17℃)刺激下接触刺激模块时间和次数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③4-AP注射后大鼠在非伤害性温度(17℃)和伤害性温度(17℃)刺激下接触刺激模块时间长于对照剂注射后,有显著性差异(P<0.01);接触模块次数无显著性差异(P>0.05)。
  结论:①Oxa大鼠表现出明显的机械刺激和冷刺激性异常性疼痛,并且吗啡和CZP均不能缓解疼痛。②正常大鼠面部皮下注射4-AP后表现出明显的机械刺激和冷刺激性异常性疼痛,说明了阻断Kv1.4通道后,疼痛信号传递增强而导致疼痛反应增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