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肝移植术中移植肝缺血再灌注后对肺部损伤和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影响的临床研究
【6h】

肝移植术中移植肝缺血再灌注后对肺部损伤和两种手术方式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影响的临床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文缩略词表

声明

前言

第一部分 肝移植中移植肝缺血再灌注后对肺损伤的影响

一、材料和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第二部分两种肝移植手术方式围手术期液体处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一、资料与方法

二、结果

三、讨论

四、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肝移植缺血再灌注对肺损伤机制的研究进展

在读期间发表(投稿)的论文目录

致谢

展开▼

摘要

[目的] 1、研究原位肝移植术中移植肝缺血再灌注对肺部的病理生理变化的影响,进一步探讨肺损伤的发生机制。 2、评价两种经典原位肝移植术式及围手术期液体处理因素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并探讨影响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可能危险因素。 [方法] 1、选择2008年1月到2008年11月在南京军区福州总医院肝胆外科施行原位肝移植手术的患者中23例。在肝移植术中,分别于手术开始进腹后5分钟(Ta),门静脉开放前5分钟(Tb)和新肝期3小时(Tc)各切取右下肺一小块组织行常规病理和超微结构的观察,并作IL-1β和TNF-a的免疫组化实验。再分别于麻醉后手术前(T1)、门静脉开放前5分钟(T2)、门静脉开放后10分钟(T3)、新肝期60分钟(T4)、新肝期3小时(T5)、术后12小时(T6),各点采集外周血检测血浆中细胞因子IL-1β和TNF-a含量水平。 2、回顾性兼前瞻性的分析我院从2005年6月至2008年11月行肝移植手术的终末期肝病患者129例,单因素兼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术前(年龄、性别、Meld评分,腹水状况,供肝冷缺血时间)术中(手术方式,输液总量,晶体液体量,胶体液体量,输血液制品总量,白蛋白使用量,手术时间,无肝期时间)和术后(前3天每天的液体出入量)等情况在标准经典原位肝移植组(A组)和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组(B组)有无差异及与肝移植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相关性。 [结果] 1、肝移植中移植肝缺血再灌注后对肺损伤的影响 1.1外周血中细胞因子TNF-a和IL-1β于门静脉开放前升高不明显,而门静脉开放后显著升高。T1和T2分别与T3、T4和T5比较均有统计学显著差异P<0.01 1.2所有病例光镜下和电镜下,Ta时间点的肺组织结构正常,Tb时间点变化不明显,Tc时间点出现显著异常变化。 1.3肺组织中TNF-a和IL-1β免疫组化表达情况,所有病例Ta时间点肺组织均未见明显染色;Tb时间点少部分病例见轻度表达;Tc时间点见大部分病例显著表达。Tc时间点的TNF-a和IL-1β表达的阳性平均积分明显高于Ta和Tb时间点,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 2、两种肝移植手术方术围手术期液体处理对术后肺部并发症发生的影响 2.1Meld评分≤15分和15~25分病例,B组的肺部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A组。B组和A组相比,术中输液总量>10L的患者明显减少(P=0.040),术后前3天至少有2天的液体平衡≤-300ml的患者明显增多(P=0.038)。 2.2肝移植术中输液总量>101(P=0.026),输血液制品总量>4L(P=0.033)是术后发生肺部并发症的危险因素,而采用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术(P=0.041)和术后前3天至少有2天的液体平衡≤-300mL(P=0.021)是保护因素。 [结论] 1.肝移植术中移植肝经历缺血再灌注后机体产生严重的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并导致了急性肺损伤的发生,TNF-a和IL-1β参与了急性肺损伤的发生过程。 2.本研究的实验部分提示,肝移植所导致的肺部损伤从门静脉开放的那一时刻明显加重,而临床上若能针对这一时期集中采取一些减轻肺部损伤的措施,可能会减少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 3.本研究的临床部分提示,改良经典原位肝移植术与标准经典原位肝移植术相比,能够显著降低术后肺部并发症的发生率。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