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口服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远期疗效
【6h】

口服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的远期疗效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文缩略词英中文对照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正文

前言

资料与方法

1 研究对象

2 基线调查

3 方法

4 随访

5 统计学处理

结果

2 随访时间

3 胺碘酮临床疗效评估

4 维持窦性心律的影响因素

1 小剂量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疗效

2 小剂量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的影响因素

3 长期使用小剂量胺碘酮的安全性

4 胺碘酮的量效研究

结论

局限性

参考文献

致谢

综述

展开▼

摘要

目的:探讨口服小剂量胺碘酮在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PAF)复发远期疗效的有效性和安全性。
  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1年12月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的门诊和住院PAF患者,患者经抗心律失常药物或自行转复为窦性心律后,口服胺碘酮负荷量,第一周0.2g tid,第二周0.2g bid,第三周起0.2 qd,若无PAF发作,维持2-4周后根据患者具体情况给予口服胺碘酮维持量,0.1-0.2g qd。采用门诊或电话联系的方式随访,记录患者负荷量期间每日心悸次数及持续时间,心悸发作时住院患者做12导联心电图(ECG),门诊患者根据实际条件记录ECG;记录患者用药后1、3、6、9、12、18、24个月PAF发作次数和持续时间,有无药物毒副作用,胺碘酮用量,复查ECG或动态心电图,超声心动图,胸部X线片,抽血检测:肝功能、甲状腺功能检查等情况。
  结果:其中符合条件患者共70例,失访8例,62例进行随访研究,随访率88.57%,共随访16.3±8.3(1-24)个月。服药6个月,12个月,18个月,24个月胺碘酮维持窦性心律有效率分别为86.44%,75.86%,59.09%。所有随访病例中未发现严重不良反应,发生窦性心动过缓(窦缓)14例(22.58%),因出现窦缓而停药4例(6.45%),无一例出现心功能恶化或心绞痛症状;12例(19.35%)患者的甲状腺激素水平出现不同程度的变化,其中7例(11.29%)出现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5例(8.06%)出现甲状腺功能亢进,予停药后,甲状腺功能在1-3个月内恢复正常;未发现患者出现气促、胸片或肺部CT变化等不良反应。将患者的年龄、身高、体重、体质指数、PAF史、平均心室率、左室舒张末期内径、左心房大小、射血分数、是否使用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或紧张素受体拮抗剂(ARB)、β受体阻滞剂、钙离子拮抗剂(CCB)、吸烟、饮酒、糖尿病、高血压病、高血压合并心肌肥厚、有否心肌梗死病史、心力衰竭、瓣膜性心脏病、冠心病、脑卒中、CHADS2评分、年龄(≥65岁)共24个变量进行单因素分析提示,年龄(≥65岁)U=230.500,p=0.006;冠心病X2=6.651,p=0.010,P均<0.05,表明年龄、冠心病在有效组和无效组之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将患者的年龄(≥65岁)、冠心病两个变量进行Logistic二元回归分析,年龄(≥65岁)OR值=4.060,p=4.060;冠心病OR值=0.355,p=0.196,P均>0.05,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表明未发现年龄、冠心病对胺碘酮疗效有显著影响。
  结论:①口服小剂量胺碘酮预防阵发性心房颤动复发有效率较高且安全性较好;②未发现年龄、心功能分级、左心房内径、体质指数、PAF病史、是否使用ACEI或ARB药物等对胺碘酮疗效的影响。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