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单孔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学习曲线分析
【6h】

单孔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及学习曲线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1.1 患者一般资料

1.2 手术步骤

1.3研究方法

1.4统计方法

2.结 果

2.1. 患者的临床、病理及人口统计学资料

2.2 围手术期指标比较

2.3术后并发症情况

3.讨论

3.1单孔胸腔镜手术的优势及可行性

3.2 学习曲线的评价指标及探索意义

3.3 影响单孔全胸腔镜肺段切除术学习曲线的因素

3.4 严格把握亚肺叶切除的适应证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亚肺叶切除治疗T1aN0M0期非小细胞肺癌的进展

致谢

展开▼

摘要

背景和目的:大量的回顾性研究表明电视辅助胸腔镜(VATS)肺段切除术是治疗早期肺癌的一种可接受的手术方式,近年来逐步应用于肺部小结节的治疗。单孔VATS肺段切除术是一种具有挑战性的外科手术方式,具有很大的技术难度。本研究的目的是探讨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学习曲线。 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协和医院胸外一科从2014年05月至2015年07月,实行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并按照手术时间顺序将患者分成4组,对比各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纵隔淋巴结清扫个数及站数、中转开胸率、中转三孔率、术后带管时间、术后住院天数,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再手术率及术后死亡率,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用累积和控制图和单因素方差分析来探索学习曲线例数。 结果:一共有40例患者被纳入本研究。12例为男性,28例为女性,平均年龄为53.7±8.3岁。平均手术时间为174.2±51.5 min,平均出血量为81.9±57.4 ml。四组患者在年龄,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个数、术后胸管留置时间、术后住院天数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第1-3组在手术时间上两两比较中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第4组手术时间明显短于前三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2)。学习曲线分析显示,在经过33例患者手术后,相比于传统三孔胸腔镜肺段切除术,手术时间较前缩短且达到相对平稳水平。全组患者术中均无中转三孔,两孔和开胸。3例患者术后出现并发症,均过经内科治疗后均痊愈。全组患者手术顺利,无需再次手术,无围手术期死亡。结论:单孔全胸腔镜解剖性肺段切除在治疗肺部小结节的患者是安全可行的,并且可以应用于较高技术难度以及解剖变异的肺段手术中。有丰富经验的外科医生在经过33例患者手术后,手术时间可达到相对稳定水平。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