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遥感的龙胜里市地区分散流钨锡多金属矿找矿预测研究
【6h】

基于遥感的龙胜里市地区分散流钨锡多金属矿找矿预测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序言

1.1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1.2遥感与地学信息综合找矿简史

1.3遥感在本次研究中的应用概况

1.4工作过程概述

1.5本研究的主要成果

第二章研究区成矿地质背景

2.1研究区地理位置

2.2地层及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2.1地层特征

2.2.2地层主要成矿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2.3构造特征

2.4岩浆岩

2.5研究区找矿前景及方向

2.5.1找矿前景

2.5.2找矿方向

第三章遥感数据预处理及数据融合

3.1遥感图像的选择

3.1.1陆地资源卫星Landsat-7 ETM+数据特征

3.1.2 SPOT-5数据特征

3.1.3 SPOT-4数据特征

3.2图像的几何精校正

3.2.1遥感图像的几何畸变原因与几何校正方案

3.2.2几何精校正的实施步骤

3.2.3几何位置变换

3.2.4.灰度重采样

3.2.5校正结果分析

3.3空间数据管理

3.3.1坐标系

3.3.2空间信息的几何处理

3.3.3空间特征

3.4数据融合

3.5子区切取

第四章 基于不同分辨率遥感数据的地质构造信息提取

第五章 数字高程模型建立

第六章 遥感和分散流信息的三维可视化

6.1基本考虑

6.2可视化的概念及发展

6.3DEM可视化的基本过程

6.4DEM与各种地质信息的叠加可视化

6.5构造信息的三维可视化

6.6分散流信息及其三维可视化

6.6.1分散流定义

6.6.2分散流数据分析

6.6.3分散流异常信息的三维显示

第七章遥感和分散流数据分析

7.1遥感数据分析

7.1.1线性体统计分析

7.1.2线性体等密度分析

7.1.3波谱信息提取与最佳示矿波段的确定

7.2分散流数据分析

7.3遥感波谱信息与分散流数据回归分析

7.3.1回归分析

7.3.2相关系数

第八章找矿预测研究

8.1遥感信息与分散流异常的叠加

8.2找矿预测区优选

8.3找矿预测效果分析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图版

展开▼

摘要

龙胜里市地区位于华南板块二级构造单元扬子陆块南缘与华南褶皱带的交接部位。加罩东造山运动期,该区处于华南褶皱带变形的前锋,地质条件复杂,构造变形强烈,形成以紧密的线件褶皱和推覆构造为主要背景的构造环境,具有良好的成矿地质条件,是目前广西找矿的热点地区。但是,由于该区处于广西北部与湖南省交接的高山区,深山密林,山势陡峻,植被茂盛且覆盖面积广,以往地质工作程度较低,采用传统地质勘查方法在该区找矿难度很大,而且成本高和效果不明显。为此,在该区投入了遥感技术和化探分散流结合的找矿预测研究。利用遥感空间信息量和波谱信息量大,且地物信息获取不受地形条件限制,以及化探分散流可以快速定位、定量获取成矿信息的优点,开展了以寻找钨锡多金属矿为目标的研究工作。 通过对多来源卫星遥感影像ETM+、SPOT-4、5的数字图像处理,在不同的分辨率水平上,提取到大量对本区成矿起主控作用的断裂构造的遥感线性影像特征信息;又通过对笔者实际野外测量获得的W、Sn、Mo、Cu、Pb、Zn分散流测量数据的处理分析,了解到区内主要成矿元素沿地表水系的次生分布特征及组合分布规律。在此基础上,利用独创的基于采样点的最佳示矿波段确定法,开展了基于分散流采样点的最佳示矿波段选择研究,利用遥感影像数据对已知分散流采样点进行Z一剖面波谱分析,确定出最佳示矿波段为ETM+4,从而揭示出ETM+4具有最佳示矿功能,因而其可以作为本区遥感找矿基本波段资源。此外,通过相关分析,确定出高水平相关波段一元素对是:Zn-ETM+5、Zn-ETM+7、Zn-ETM+4、Zn-ETM+2,Pb-ETM+4、Pb-ETM+5、Sn-ETM+1。该研究成果为该区遥感一化探结合找矿提供了可靠技术依据,并为遥感地球化学增添了新的内容。 研究采用三维透视Overlay技术,对W、Sn、Mo、Cu、Pb、Zn分散流采样点和其分散流地球化学异常场的空间分布进行了遥感-分散流综合地学信息三维显示表达。这是本研究的又一特点。通过遥感解译线性构造信息与分散流异常信息的三维配准叠加,极大提高了找矿信息的精定位可视化水平;应用纹理映射技术把纹理空间的坐标系映射到多边形坐标系,将纹理图像粘贴于几何图形表面来增强图形的真实感,建立整个研究区三维地形分布特征模型,实现了高分辨率遥感数据和分散流异常综合信息的三维可视化,从而使地质判读解译更直观。 通过上述对研究区多金属分散流异常、遥感解译的线性构造和波谱信息的综合定量分析,在约50kra2的研究区内圈定出钨锡多金属找矿预测区4个,其中,一级预测区2个,二级预测区2个。这些预测研究成果已经被生产部门采纳利用,并可为具有类似成矿条件的桂北其它地区的找矿勘查提供有益的参照。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