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汉学家的中国古史画卷:华兹生英译《史记》研究
【6h】

汉学家的中国古史画卷:华兹生英译《史记》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中文文摘

Chapter One:Introduction

1.1 Introduction to Shiji,a Great Work in Chinese History and Literature

1.2 Related Researches Made on the Translations of Shiji

1.3 A Renew on the English Translations of Shiji

1.4 Theories Applied in this Paper

1.5 The Purpose,Approaches and Significance of the Research

Chapter Two:Linguistic Analysis of Watson's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2.1 Phonetic Analysis

2.2 Lexical Analysis

2.3 Syntactic Analysis

2.4 Summary

Chapter Three:Cultural Analysis of Watson's Records of the Grand Historian

3.1 Translations of Expressions Related with Wares

3.2 Translations of Expressmns Related with Official Titles

3.3 Translations of Expressions Related with Etiquettes and Customs

3.4 Translations of Expressions Related with Architecture

3.5 Translations of Expressmns Related with Allusions

3.6 Translations of Expressmns Related with Geography

Chapter Four:Conclusion

Reference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Acknowledgement

个人简历

展开▼

摘要

《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史学名著,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具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已被翻译成多种语言在世界范围内流传。但由于《史记》篇幅长,内容多,且文化内涵丰富,针对《史记》译本进行的翻译研究寥若晨星。
   本文选取1993年由香港中文大学和哥伦比亚大学联合出版的美国汉学家华兹生的《史记》英译本为参考译本,以动态对等翻译论和归化、异化翻译学说为基础,从语言和文化两个层次分别考察了华兹生对《史记》的翻译。语言层次分析了华兹生在语音、词汇和句法三个方面出现的误译及其原因,认为汉英语言在词法和句法结构上的差异,古今汉语在读音、词义和语法结构上的不同,以及汉语的发展变化是导致译者出现误译的主要原因。文化层次从器物、官衔、礼俗、建筑、典故及地理方面论述了华兹生在翻译中所采取的不同翻译策略及其理由,认为作者调整翻译策略的主要依据是原语本身的属性,在文章发展中的地位,以及在跨文化交际方面的作用。文化层次还指出了译者由于中西文化差异及不熟悉原文历史、地理背景导致的误译,并结合杨宪益英译本进行适当的改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