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刘震云小说的狂欢化倾向
【6h】

论刘震云小说的狂欢化倾向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 言

第一章 研究综述

第一节 刘震云小说研究综述

第二节 巴赫金狂欢化理论研究综述

第二章 刘震云小说的狂欢化世界

第一节 小说语言的狂欢化

第二节 小说结构的狂欢化

第三节 小说人物形象的狂欢化

第三章 民间——刘震云小说狂欢化的栖居之所

第一节 刘震云小说狂欢化的民间视角

第二节 巴赫金民间诙谐文化和刘震云基于民间视角的反讽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论文

展开▼

摘要

刘震云从1987年发表《塔铺》开始,就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经过对刘震云小说的整体把握,会发现刘震云小说呈现出一种狂欢化倾向。所以,本文试图深入刘震云小说的文本内部,去发现和构建起刘震云小说的狂欢化世界,并且试图探究刘震云小说狂欢化的出发点,以期总结出刘震云小说狂欢化倾向的鲜明特点。经过对刘震云小说的细读,会发现:语言的污言秽语、戏谑调侃和杂语,结构的人物命运的交替和荒谬以及小说情节的交替和反复,还有人物形象的怪诞性和双重性共同构建起刘震云小说的狂欢化世界。另外,刘震云小说的狂欢化源于其小说的民间视角,这种民间视角突出的表现为“反讽”,刘震云利用反讽对政治权力、历史和人的生存状态进行着反思。刘震云的这种对政治、人的生存状态和历史的反思是其作为一个知识分子被边缘化后所做的选择,在庙堂、广场和民间的跋涉中,刘震云选择了把民间作为自己的栖息之所,用民间视角对一切进行着审视。在刘震云看来,政治、历史和人的生存状态都存在于荒谬之中,政治权力是荒谬的、历史是轮回的,而人的存在则变得更加困顿与无奈,而在这种荒谬感之中流露出作者对自由平等交往的渴望。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