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云锦杜鹃菌根真菌接种技术研究及优良菌株筛选
【6h】

云锦杜鹃菌根真菌接种技术研究及优良菌株筛选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 引言

1菌根的研究进展

1.1菌要资源调查

1.2菌根生理特性

1.3菌根接种效应研究

2 杜鹃类菌根

2.1菌根基本特征

2.2生理特性

2.3接种效应

3研究思路、主要研究内容技术路线

3.1研究思路及主要研究内容

3.2技术路线

第二章 云锦杜鹃菌根接种技术研究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在不同接种方法中菌根菌对幼苗侵染率的影响

2.2不同接种方法对云锦杜鹃幼苗生长的影响

3讨论

3.1在不同接种方法中菌根侵染率的差异

3.2不同接种方式对幼苗生长的影响

第三章 云锦杜鹃菌根真菌接种效应及优良菌株筛选

1材料与方法

1.1试验材料

1.2试验方法

2结果与分析

2.1幼苗菌根侵染率

2.2不同菌株接种处理对云锦杜鹃幼苗生长的影响

2.3优良菌株筛选

3讨论

第四章 小 结

参考文献

图版说明及图版

致谢

展开▼

摘要

菌根是植物在长期的生存过程中,与菌根真菌一起共同进化的结果。它的存在不仅有利于相互的生存,有利于提高植物在不良环境下的抗御能力,促进植物生长,也有利于菌根真菌的生存。本文研究以云锦杜鹃幼苗以及自野生云锦杜鹃根系分离出的菌根真菌为材料,探索云锦杜鹃和菌根真菌形成菌株共生体的最佳接种体系及其菌根真菌和云锦杜鹃的组合效应研究,并根据效应筛选出优良的菌株,为菌根化苗促进生产提供技术基础。主要研究结果如下: 1.建立了良好的杜鹃花类菌根真菌接种技术体系。以19、23、24、D等4个菌株为试验材料采用3种方法接种云锦杜鹃幼苗。采用的3种接种方式为:方法1:双层基质接种法,底层为MMN培养基,上层为0.5~1cm湿润的栽培基质:方法2:单层基质接种法,基质为MMN营养液和栽培基质混合;方法3:单层基质接种法,基质为少量的栽培基质混入MMN培养基中。结果表明:方法2即营养液与栽培基质混合的单层接种方式为良好的植物-真菌共生培养方法;选择的4个菌株对云锦杜鹃试管苗生长均有促进作用,在幼苗苗高、叶片数、根数、根长、叶绿素、干重等指标上都优于对照植株。19号菌株与对照组相比在平均苗高、叶片数、根长、根数、叶绿素、干重上分别增长99.23%、29.75%、59.70%、81.74%、42.80%、141.9%;23号菌株与对照组相比在平均苗高、叶片数、根长、根数、叶绿素、干重上分别增长26.92%、19.47%、31.34%、27.25%、21.76%、83.87%;24号菌株与对照组相比在平均苗高、叶片数、根长、根数、叶绿素、干重上分别增长43.85%、29.25%、11.94%、72.48%、21.97%、33.87%;D菌株与对照组相比在平均苗高、叶片数、根长、根数、叶绿素、干重上分别增长40%、31.60%、41.79%、99.73%、22.69%、20.97%。 2.筛选出优良菌株34个.本文以自华顶山、慕阜山、黄山、四明山的野生云锦杜鹃根系分离出的83个菌株采用筛选出的最佳接种方法分别接种云锦杜鹃幼苗,对接种5个月后的幼苗进行了侵染率、苗高、叶片数、根数、根长、叶绿素、干重的测定,结果如下:83个菌株中有36个菌株对云锦杜鹃幼苗的根系有侵染,且侵染率都高于30%,对云锦杜鹃幼苗都有不同程度地促进作用,菌株表现突出的为分离自华顶山野生云锦杜鹃根系的B8菌株。其和对照株相比在苗高、叶片数、根数、根长、叶绿素、干重上分别增长433.93%、279.17%、266.67%、254.52%、130.31%、401.89%,差异显著。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