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基于行为心理的青少年活动空间研究——以福州城市公园为例
【6h】

基于行为心理的青少年活动空间研究——以福州城市公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相关理论研究与概念界定

1.4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5 研究内容与方法

1.6 技术路线

2 青少年行为偏好基础研究

2.1 研究概况

2.2 研究结果和问题分析

2.3 研究结果分析

2.4 本章小结

3 青少年活动空间行为感知满意度研究理论模型构建

3.1 结构方程模型

3.2 青少年活动空间行为感知满意度结构模型设定

3.3 建立青少年活动空间行为感知满意度测量指标体系

3.4 本章小结

4 实证研究

4.1 研究基地概况与现状分析

4.2 问卷设计与数据采集

4.3 实证数据分析

4.4 实证研究结果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行为心理的青少年活动空间设计策略

5.1 整合城市资源,完善青少年活动空间体系

5.2 优化活动空间组织结构,提高空间的节奏和韵律

5.3 创造多元的空间内容,丰富空间的体验性

5.4 规范空间设计过程,扩大公众参与层面

6 结论

6.1 研究成果

6.2 主要创新点

6.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青少年行为偏好基础研究问卷

附录二:青少年行为感知满意度影响因素调查问卷

攻读学位期间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展开▼

摘要

当前,城市居民的生活模式发展日新月异,城市中现有活动空间的建设已经不能满足各个年龄段的社会群体对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需求,尤其是12-18岁的青少年。青少年时期是从儿童时期进入成年时期的过渡阶段,青少年正接受着来自家庭、学校、社会等各方面的期望和压力,对户外休闲活动的追求是其放松身心、展现自我的重要方式。然而,错误的休闲观念、传统的教学模式以及有限的社会资源共同限制着青少年身心素质和行为塑造的健康发展。作为社会群体的重要组成部分,青少年对活动空间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已经引起社会学、教育界、行业工作者等的重视。
  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本文以国内外与行为心理、青少年活动空间相关的文献研究现状为指导,对青少年、行为心理、活动空间等相关概念进行科学的界定,并以马斯洛需求理论、户外活动空间理论和环境感知与认知理论等研究理论为指导,确定研究活动空间行为模式的3种构成要素,总结青少年活动空间设计的研究流程。其次,在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本文以问卷调查的方式研究了青少年行为偏好的主要特征,阐述了青少年参与户外活动的行为规律、环境感知偏好特征、活动项目偏好类型等,探讨了青少年对活动空间的需求层次发展等级,确定了青少年活动空间行为感知的5项构成要素,包括空间形象、情感体验、行为支持、自我实现和行为感知满意度。再次,研究以结构方程模型的基本原理为指导,结合理论研究和基础调查的成果,构建包含空间形象、情感体验、行为支持、自我实现和行为感知满意度5个潜在变量的青少年活动空间行为感知满意度研究结构模型,以及与之相对应的20个观测变量的测量指标体系。接着,研究以福州市5个行政区内的17个城市公园为实证数据收集基地,分析现有城市公园青少年活动空间的建设现状,论证结构方程模型的科学性和有效性,并根据数据处理结果总结各影响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程度和作用方式。最后,针对实证研究数据的分析结果,本文从城市整体活动体系构建、青少年活动空间本身建设以及青少年公众参与三个层面对活动空间的建设提出几点设计建议,为今后城市青少年活动空间的设计提供科学有效的理论指导和借鉴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苏军露;

  • 作者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授予单位 福建农林大学;
  • 学科 风景园林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房英;
  • 年度 2016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986.51;
  • 关键词

    青少年; 活动空间; 行为心理; 城市公园;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