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沿海沙地引种绿竹的种源评价和优良种源选择
【6h】

沿海沙地引种绿竹的种源评价和优良种源选择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1 前言

1.1绿竹

1.2竹子引种至沿海沙地的研究进展

1.3竹类的种源试验

1.4竹类的适应性研究

2试验地概况及研究材料和方法

2.1试验地概况

2.2研究材料

2.3研究方法

3 结果与分析

3.1不同种源保存率研究

3.2基于不同种源保存率的种源选择

3.3竹子生长状况及表型多样性分析

3.4基于竹子生长指标下的优良种源选择

3.5不同地理种源绿竹越冬过程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分析

3.6干旱胁迫对各种源绿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3.7基于不同种源绿竹抗旱性的种源选择

4结论与讨论

4.1结论

4.2讨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绿竹(Dendrocalamopsis oldhami(Munro) Keng f.)是如今东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经济和生态效益都比较好的竹种。由于不同种源的绿竹在植物形态、生理生化和适应性上存在比较大的差异,为了解决目前绿竹在引种中的局限性和盲目性等问题,本研究收集了16个不同种源地的绿竹,在福建省漳州市东山县赤山林场的沿海沙地进行了种源试验,从成活率、表型多样性、抗寒性和抗旱性等方面进行了系统研究。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各种源成活状况良好,平均成活率为83.4%,但种源间成活率差异显著。其中,尤溪、霞浦、南靖和闽侯4个种源成活率最高,可达100%,福州、闽清、闽侯、龙岩、龙海和温州5个种源成活率为80%~95%,葫芦丘种源成活率仅为55%。⑵不同种源绿竹形态有较大差异,8个形态特征的变异指数为9.7%~26.4%,其中株高、胸径、叶宽和分枝数的变异系数都在20%以上。对于不同形态特征进行相关分析,株高与胸径相关系数为0.6930,呈极显著的正相关关系;株高与叶长和叶宽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7594和0.7562,胸径与叶长、叶宽和分枝数呈极显著的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8025、0.8295和0.7736;所以将胸径和株高是作为反映绿竹种源之间差异的重要表型指标。⑶将不同种源绿竹的胸径和株高进行聚类分析,可将所有种源分为5类,最优的一类为温州绿竹,新竹平均株高3.8m,平均胸径可达17.38cm,两项数据分别高于平均值51%和59%。其次为福清、福安和永安种源,平均株高2.7~2.8m,高于平均值7%~8%,平均胸径13.58-14.73 cm,高于平均值24%~34%。最差为龙岩、南靖和闽清种源,平均株高1.5~1.9m,低于平均值24%~40%,平均胸径5.21~7.83cm,低于平均值29%~52%。⑷在2015年11月至2016年2月冬季低温作用下,不同种源绿竹各项生理指标均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叶绿素含量总体变化趋势为先降低后升高,含量最低值出现在均温最低的1月,不同种源低于正常含量2%~43%。S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持续升高,不同种源最高活性高出正常水平77%~458%。POD活性的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值出现在1月,不同种源高出正常水平26%~110%。可溶性糖含量变化趋势为先升高后降低,最高值出现1月,不同种源最高值高出正常含量17%~102%。可溶性蛋白含量变化趋势先升高后降低,最低值出现在均温最低的1月,不同种源低于正常水平17%~50%。⑸不同种源抗寒性大小有差异。将不同种源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SOD活性和POD活性的动态变化作为指标,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到特征值大于1的主成分5个,总贡献率达到90.2%,以方差贡献率得到各主成分权重41.72%、20.95%、12.76%、8.25%和6.03%,进而得出不同种源各指标加权后的值,最后求得的抗寒性综合评价指数,所有种源中为龙岩种源最高为354.10,抗寒能力最强,宁德种源最低为105.06,抗寒能力最弱。⑹干旱胁迫下,不同种源绿竹显示了不同程度的抗旱性。引入模糊数学隶属度的方法对不同种源绿竹干旱胁迫下测得的 SOD活性、POD活性、MDA含量、Pro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指标进行加权计算,得到不同种源抗旱性隶属值,隶属值越高抗旱性越强。所有种源中隶属值最高的是闽侯种源为0.96,抗旱性最强;最低是宁德种源为0.25,抗旱性最弱。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