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危险因素研究
【6h】

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危险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论文说明: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声明

论文题目

前言

1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2 研究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卒中后RSD的单因素分析

2.3 脑卒中后影响RSD发生的多因素分析

3 讨论

3.1 感觉障碍、焦虑等指标与卒中后RSD的关系

3.2 运动功能障碍、NIHSS等指标与卒中后RSD的关系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附表

文献综述: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研究进展

致谢

发表论文情况

展开▼

摘要

目的:脑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脑卒中并发症,已成为影响脑卒中患者肢体神经功能康复要素之一。脑卒中后发生RSD的危险因素很多,肩关节半脱位、运动功能障碍(肌力)、抑郁、肌张力变化等均为可能的危险因素,这些因素对RSD的影响临床上尚无一致的意见。本研究旨在探讨脑卒中患者各项临床指标和卒中后反射性交感神经营养不良的关系。 方法:前瞻性登记2007年4月至2008年1月在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神经内科及神经外科和康复理疗科住院治疗的脑卒中患者。共纳入符合要求的病例127例,随访12周后分成两组:非RSD组,即卒中后12周内未出现RSD的病人;RSD组,即12周随访期内出现RSD的病人。数据处理采用SPSS for Windows 13.0统计学软件包。首先对影响卒中后RSD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再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卒中后RSD独立影响因素。 结果:RSD组与非RSD组比较,年龄、性别、脑卒中性质、既往史评分、感觉障碍及焦虑没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之间合并症评分、NIHSS、抑郁、运动功能障碍、肩关节半脱位、肌张力变化及BI存在明显差异;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表明合并症评分、NIHSS、抑郁、运动功能障碍及肩关节半脱位是RSD发生的独立影响因素。 结论:肌张力变化及BI与脑卒中后RSD有关;合并症评分、NIHSS、抑郁、运动功能障碍及肩关节半脱位是脑卒中后RSD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