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慢性肉芽肿病及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临床与分子特征研究
【6h】

慢性肉芽肿病及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临床与分子特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第一部分 慢性肉芽肿病临床与分子特征研究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二部分 慢性肉芽肿病高危儿产前诊断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第三部分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临床与分子特征研究

前言

1 材料和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结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的诊治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及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本文从以下几部分进行了论述。
  第一部分慢性肉芽肿病临床与分子特征研究。
  目的:
  1.分析本组CGD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2.基因诊断X-CGD及AR-CGD患儿,指导临床治疗。
  3.检测CGD患儿中Th17、nTreg、iTreg细胞亚群变化规律。
  方法:
  1.分析10例CGD患儿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
  2.运用DHR123流式细胞术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检测10例CGD患儿(包括2例移植患儿移植前后)及家系成员中性粒细胞氧化功能。
  3.用RT-PCR及DNA-PCR直接测序法分析10例CGD患儿(包括1例移植患儿移植前后)及家系成员CYBB、CYBA、NCF1、NCF2、NCF4基因。
  4.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6例CGD患儿(包括2例移植患儿移植前后)外周血PBMC CD4+T细胞中Th17、nTreg、iTreg细胞数量。
  结果:
  1.临床特征及实验室检查
  10例CGD患儿均为男性,平均起病年龄4月,平均诊断年龄3岁。患儿有反复发作的肺炎(100%),肺或淋巴结结核8例(80%),皮肤及肛周脓肿8例(80%),淋巴结及肝脾肿大8例(80%),败血症6例(60%),真菌感染6例(60%),反复腹泻5例(50%),颅内感染4例(40%),播散性BCG感染1例(10%),骨髓炎1例(10%),中耳炎1例(10%)。10例患儿均表现出营养不良及生长发育迟滞。2例有家族史,2例死亡。2例患儿行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
  10例CGD患儿均有白细胞明显增高,中性为主;IgG均增高,部分有IgE增高;淋巴细胞分类无明显异常;NBT为0%,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均异常低下。例2与例4造血干细胞移植成功后24天,检测白细胞及IgG较移植前降低,NBT、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转为正常。病原学主要发现白色假丝酵母菌及金黄色葡萄球菌。胸部CT检查8例有高密度结节及条絮影,1例出现支气管扩张及肺纤维化。腹部超声提示8例患儿有肝脾肿大。
  2.基因分析
  10例临床诊断的CGD患儿中8例有CYBB基因突变,为X-CGD患儿;1例有CYBA基因突变,为AR-CGD;1例患儿经分析已报道的CGD致病基因(包括CYBB、CYBA、NCF1、NCF2、NCF4基因)均未发现突变。明确的CYBB基因突变包括:缺失突变3例(2种)(c.1122delG,XK、CYBB、DYNLT3基因大片段缺失);错义突变1例(c.1082G>T);拼接错误4例(c.46-2A>G,c.674+1delG,c.338_674del、c.484_674del,c.484_804del)。明确CYBA基因错义突变1例(c.152T>G)。所有突变中仅1种(c.1082G>T)已报道,其余均为新型突变。
  3.Th17、nTreg、 iTreg分析
  6例CGD患儿PBMC CD4+T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0.22±0.15%)较6名正常对照(1.02±0.20%)降低,P2、P4移植前与移植半年后无明显变化。6例CGD患儿PBMC CD4+T细胞中nTreg、 iTreg细胞比例(3.48±2.53%、7.46±6.02%)与6名正常对照(3.17±0.96%、8.96±3.19%)无明显差异,P2、P4移植前(nTreg:6.83%、5.99%,iTreg:4.00%、4.38%)与移植半年后(nTreg:3.31%、4.94%,iTreg:9.29%、12.68%)比较,nTreg稍有下降,但iTreg明显增高。
  结论:
  CGD患儿起病早,病情重,表现为反复严重细菌及真菌感染,结核感染率高。外周血白细胞增高,以中性为主,均有高免疫球蛋白血症。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可临床诊断CGD患者,以便早期诊断、正确治疗;基因分析可确诊CGD患者,本组患者中发现7例(6种)CYBB基因、1例CYBA基因新型突变。CGD患者CD4+T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较正常对照降低,nTreg、iTreg细胞比例与正常对照无明显差异。
  第二部分慢性肉芽肿病高危儿产前诊断。
  目的:
  1.探讨羊水脱落细胞基因分析在CGD高危儿产前诊断中的意义。
  2.探讨宫内胎儿脐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及基因分析在CGD高危儿产前诊断中的意义。
  方法:
  1.用RT-PCR及DNA-PCR直接测序法分析4例X-CGD家系、1例AR-CGD家系中6例CGD高危儿羊水脱落细胞CYBB或CYBA基因,及2例CGD高危儿宫内脐血CYBB或CYBA基因。
  2.运用DHR123流式细胞术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检测X-CGD家系和AR-CGD家系中各1例CGD高危儿中性粒细胞氧化功能。
  结果:
  1.羊水脱落细胞CYBB、CYBA基因分析显示:在4例X-CGD患儿家系的5例高危儿中有1例正常女性胎儿,1例女性胎儿突变基因携带情况不明确,2例X-CGD男性胎儿,1例可疑X-CGD男性胎儿;1例AR-CGD患儿家系中的高危儿为可疑AR-CGD女性胎儿。
  2.上述2例可疑CGD胎儿脐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功能均异常低下,脐血基因分析验证1例为X-CGD男性胎儿,1例为AR-CGD女性胎儿。
  结论:羊水脱落细胞基因分析与宫内胎儿脐血中性粒细胞呼吸爆发试验及基因分析相结合,可为CGD高危儿提供可靠的产前诊断。
  第三部分慢性皮肤粘膜念珠菌病临床与分子特征研究。
  目的:
  探讨1例CMC患儿的临床特征、STAT1基因突变、及Th17细胞数量变化和TCRVβ基因重排多样性,提高儿科临床医生对本病的认识。
  方法:
  1.分析1例CMC患儿的临床及实验室特征。
  2.用RT-PCR及DNA-PCR直接测序法分析CMC患儿及家系成员STAT1基因。
  3.运用流式细胞术检测CMC患儿外周血PBMC CD4+T细胞中Th17细胞数量。
  4.扫描谱型检测CMC患儿TCRVβ基因重排多样性。
  结果:
  1.临床特征:患儿,男,6岁10月,反复发热、咳嗽、咳痰6年。自幼出现反复顽固的口腔、指甲、外生殖器及皮肤真菌感染。患儿身材矮小。口腔广泛白膜,耳内窥镜见大量白色分泌物,口腔真菌镜检及耳拭子真菌镜检见菌丝。痰培养发现金葡菌和链球菌。胸部X片及CT见双肺内多发大小不等结节状、斑片状密度增高影,边缘模糊。临床疑诊CMC。
  2.基因分析发现STAT1第四外显子杂合错义突变g.5280A>T,p.N89Y;为STAT1基因新型突变,其父母该基因正常。
  3.患儿PBMC CD4+T细胞中Th17细胞比例(0.05%)较正常对照(0.87%)显著降低。
  4.患儿TCRVβ基因亚家族基因克隆谱型显示部分受限。
  结论:
  全身多部位慢性真菌感染是CMC的主要临床表现;本例患儿为STAT1基因突变致AD-CMC,为一新型错义突变;Th17细胞数量降低可能是CMC患儿真菌感染易感性增高的原因之一;TCRVβ亚家族多样性部分受限提示T细胞发育存在异常。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