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药物预防四氯二苯二噁英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的实验研究
【6h】

药物预防四氯二苯二噁英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的实验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摘要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以形态与组织学为基础筛选诱导胎鼠腭裂的TCDD最适剂量

1 材料与方法

2 实验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 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对TCDD致胎鼠腭裂的拮抗作用研究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部分 腭突扫描电镜观察及Rho GDI蛋白的检测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总结

文献综述 药物预防腭裂发生的动物实验研究进展

致谢

硕士期间撰写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以形态与组织学为基础筛选诱导胎鼠腭裂的TCDD最适剂量
  目的:观察在饲服不同四氯二苯二噁英(TCDD)剂量的作用下,胎鼠腭裂形成过程中的形态及组织学变化,以筛选TCDD诱导胎鼠腭裂模型的最适剂量。
  方法:C57BL/6J孕鼠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Ⅰ~Ⅳ组,每组6只;妊娠第10天,对照组以玉米油0.1ml灌胃,实验Ⅰ、Ⅱ、Ⅲ、Ⅳ组分别以TCDD32、28、24、20μg/kg灌胃。妊娠第17.5天处死孕鼠,称量孕鼠及胚胎体重,记录活胎鼠数、腭裂数、吸收胎及死胎鼠数。另取15只C57BL/6J孕鼠随机分组同前,处理方法同前;各组分别于妊娠第13.5、14.5和15.5天剪取胎鼠头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并行苏木精-伊红染色,观察。
  结果:实验各组与对照组孕鼠增加的体重及活胎鼠体重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Ⅰ、Ⅱ、Ⅲ组较对照组双侧腭突发育瘦小,上抬延迟;实验Ⅳ组双侧腭突发育及上抬与对照组相比无明显差异。实验Ⅰ~Ⅳ组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97.37%、93.02%、65.12%、56.82%,对照组未见胎鼠腭裂形成。
  结论:TCDD28μg/kg是建立C57BL/6J胎鼠腭裂模型的最适剂量。
  第二部分、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对TCDD致胎鼠腭裂的拮抗作用研究
  目的:进一步探讨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预防TCDD致胎鼠腭裂发生的作用并比较三种药物的效果。
  方法:将孕鼠随机分为11组,每组8只。TCDD组于GD10以TCDD28μg/kg灌胃。叶酸处理孕鼠分3组:分别于GD10以叶酸15、10、5 mg/kg+TCDD28μg/kg灌胃。α-萘黄酮处理孕鼠分2组:分别于GD10以α-萘黄酮5mg/kg、50μg/kg+TCDD28μg/kg灌胃;对照组以玉米油0.1 ml灌胃。白藜芦醇处理孕鼠分3组:GD8~13组,以50 mg/kg白藜芦醇于GD8~13灌胃6次;白藜芦醇GD8~13+TCDD组,以白藜芦醇50 mg/kg于GD8~13灌胃6次,TCDD28μg/kg于GD10灌胃1次;白藜芦醇GD10+TCDD组,以白藜芦醇50 mg/kg及TCDD28μg/kg于GD10灌胃;设对照组以等量羧甲基纤维素钠溶液于GD8~13灌胃及玉米油0.1ml于GD10灌胃。GD17.5处死孕鼠,称量孕鼠及胚胎体重,记录活胎鼠数、腭裂数、吸收胎及死胎鼠数;并剪取胎鼠头部,解剖显微镜下观察。
  结果:TCDD28μg/kg所致胎鼠腭裂发生率为92.86%,对照组未见胎鼠腭裂形成。TCCD+叶酸15、10、5 mg/kg3组致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84.00%、73.08%、86.00%。TCCD+α-萘黄酮5mg/kg、50μg/kg2组致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65.52%、74.00%。白藜芦醇GD8~13、GD8~13+TCDD组、GD10+TCDD3组致胎鼠腭裂发生率分别为0.00%、57.78%、74.51%。白藜芦醇GD8~13+TCDD组孕鼠每窝活胎数、死胎和吸收胎数,与对照组及TCDD组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各实验组孕鼠体重增加量、活胎鼠体重及每窝平均胎数、每窝活胎数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试验剂量的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均有一定的拮抗TCDD诱导胎鼠腭裂发生的作用,以叶酸10 mg/kg、白藜芦醇50 mg/kg(GD10一次饲服)、α-萘黄酮5mg/kg剂量的拮抗作用较强,三者作用效果无明显差异。
  第三部分、胎鼠腭突扫描电镜观察及Rho GDI蛋白的检测
  目的:观察TCDD、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作用于孕鼠后对胎鼠腭突表面超微结构及腭突组织中Rho GDI蛋白表达的影响。
  方法:孕鼠随机分组,每组3只。GD10,TCDD组以TCDD28μg/kg灌胃,对照组以玉米油0.1 ml灌胃;叶酸组以叶酸10 mg/kg+TCDD28μg/kg灌胃;白藜芦醇组以白藜芦醇50 mg/kg+TCDD28μg/kg灌胃;α-萘黄酮组以α-萘黄酮5 mg/kg+TCDD28μg/kg灌胃。分别于GD13.5、14.5和15.5剪取胎鼠头部,扫描电镜观察腭突表面超微结构;免疫组化检测GD17.5胎鼠腭突组织中Rho GDI蛋白的表达。
  结果:TCDD组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逐渐破裂、皱缩,伪足结构逐渐减少、消失,最终形成腭裂;对照组、叶酸组、白藜芦醇组和α-萘黄酮组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光滑整齐、饱满膨胀,表面丝状伪足逐渐增多、延长,一直持续到腭突融合结束。免疫组化结果显示,Rho GDI蛋白在对照组胎鼠腭突表达阳性,而在TCDD组、叶酸组、白藜芦醇组和α-萘黄酮组均表达阴性。
  结论:叶酸、白藜芦醇和α-萘黄酮均能恢复小鼠腭中嵴上皮细胞表面的超微结构,从而拮抗TCDD的致腭裂效应。三种药物虽能拮抗TCDD诱导腭裂的发生,但未能显示逆转TCDD抑制Rho GDI蛋白表达的作用。Rho GDI蛋白在三种药物逆转腭突融合的过程中并未显示明显作用。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