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细菌感染与婴幼儿持续喘息的关系及抗生素治疗疗效分析
【6h】

细菌感染与婴幼儿持续喘息的关系及抗生素治疗疗效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

1.2 检测方法

1.3 研究方法

1.4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病原检测结果

2.3抗生素组与对照组患儿基线资料比较

2.4抗生素组与对照组治疗情况比较

讨论

全文总结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儿童喘息与细菌关系的研究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摘要

目的:为了解和分析细菌在持续喘息婴幼儿中的作用及临床对其运用抗生素治疗的疗效,现对136例以持续喘息为表现的婴幼儿行相关病原学分析,并观察抗生素对灌洗液细菌检出阳性的患儿的治疗疗效,指导临床对持续喘息的婴幼儿进行综合分析及合理运用抗生素。
  方法:以重庆医科大学附属儿童医院全院2015年01月01日以前治疗的136例已行支气管肺泡灌洗(bronchoalveolar lavage,BAL)检查的持续喘息的住院婴幼儿(不含气道发育异常、血管畸形、异物、闭塞性细支气管炎等有基础疾病的患儿)为研究对象,分析灌洗液中细菌培养、鼻咽部抽吸物中病毒(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腺病毒(Adenovirus,Adv)、流感病毒A、B(Influenza virus A、B,IVA、B)、副流感病毒1、2、3(parainfluenza virus1、2、3,PIV1、2、3))抗原及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 MP) PCR、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 CP)PCR检测结果。进一步根据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ronchoalveolar lavage fluid,BALF)细菌培养阳性的患儿院内使用抗生素情况进行分组,对治疗第3天及5天患儿的喘息、咳嗽、哮鸣音、湿罗音及症状总分进行评分。
  结果:1.136例患儿中,30(22.0%)例病毒检测阳性,10(7.4%)例MP-PCR阳性,0(0%)例CP-PCR阳性,67(49.3%)例细菌培养阳性,其中,检出率最高的三种细菌为肺炎链球菌(streptococcus pneumonia, SP)22(27.8%)例,肺炎克雷伯菌肺炎亚种9(11.4%)例,副流感嗜血杆菌7(8.9%)例。2.抗生素组和对照组均能改善持续喘息婴幼儿喘息、咳嗽、哮鸣音、湿罗音的症状;3.2组患儿治疗前后症状评分(6.293±1.792、5.500±2.083比2.537±1.399、3.885±1.275)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S=820、181,P均<0.05)。4.抗生素组持续喘息婴幼儿喘息、咳嗽、哮鸣音、湿罗音症状的改善在治疗第3天(0.585±0.706、0.683±0.471、0.610±0.542、0.659±0.575比1.000±0.566、0.962±0.445、0.962±0.528、0.962±0.528)和第5天(0.317±0.471、0.488±0.506、0.243±0.435、0.390±0.494比0.692±0.618、0.808±0.402、0.615±0.697、0.692±0.549)均优于对照组,各项症状评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811、2.26、2.482、2.136、2.552、2.599、2.346、2.191,P均<0.05)。
  结论:细菌感染与婴幼儿持续性喘息相关,对这部分患儿运用抗生素治疗后能显著改善其喘息、咳嗽、哮鸣音、湿啰音的症状。因此,抗生素治疗可能对部分持续喘息的婴幼儿有效。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