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6h】

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的临床疗效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目录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纳入标准

1.1.2排除标准

1.1.3药品与仪器

1.1.4评定工具

1.2研究方法

1.2.1分组

1.2.2治疗方法

1.2.3观察与疗效评价

1.2.4统计分析方法

2结果

2.1一般资料

2.2两组治疗前后HAMD-17评分比较

2.3两组治疗4周后临床疗效评价

2.4两组治疗前后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比较

2.5两组治疗前后自杀观念缓解情况比较

2.6两组治疗不良反应出现情况

3讨论

4 结论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 抑郁症的药物治疗进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目的:评价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
  方法:收集128例伴有自杀倾向的抑郁症患者为研究对象,按治疗方式分为试验组(接受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和对照组(单纯帕罗西汀治疗),疗程4周。分别于治疗前、后给予HAMD-17、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定疗效,并观察两种疗法治疗过程中的不良反应,评价两种治疗方法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1周后HAMD-17、Beck自杀意念量表评分分别为19.65±7.43、9.19±3.47,明显优于对照组的24.62±4.57、12.43±5.28,治疗2周、3周、4周后各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总有效率(96.9%)优于对照组(90.6%);痊愈率(62.5%)明显高于对照组(34.4%),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和对照组患者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分别为39.06%、35.94%,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无抽搐电休克联合帕罗西汀治疗伴自杀倾向抑郁症患者起效快,可快速改善患者症状,且不增加不良反应出现的风险,联合治疗是安全、有效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