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Rathke裂囊肿诊断新视角——病灶位置特点及3D TOF MRA垂体成像的研究
【6h】

Rathke裂囊肿诊断新视角——病灶位置特点及3D TOF MRA垂体成像的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参考文献

第一部分 Rathke裂囊肿位置特点的MRI研究及其胚胎学基础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第二部分 病灶位置特点在Rathke裂囊肿与囊性垂体瘤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第三部分 3D TOF MRA显示垂体后叶高信号及其内低信号的研究价值

1 材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图及说明

文献综述:鞍区上皮源性囊性病变在临床、影像及组织学的典型征象及其胚胎学关联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第一部分 Rathke裂囊肿位置特点的MRI研究及其胚胎学基础 目的:运用磁共振成像(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MRI)研究Rathke裂囊肿(Rathke's cleft cyst, RCC)与垂体的位置特点,并从发生角度出发探讨其形成的胚胎学基础。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CC90例(男33例,女57例,平均年龄40.92±1.79岁),术前均行垂体MRI平扫及增强扫描,观察RCC在MRI的形态、大小及部位,着重观察病灶与垂体及垂体柄的位置关系,并对不同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下病灶的位置特点进行比较分析。 结果: 1病灶形态、大小及部位:90例RCC中,43例完全位于鞍内(上下径<1.2 cm),另外43例从鞍内至鞍上生长(上下径1.2~2.8 cm),仅4例完全位于鞍上(上下径0.5~1.1 cm);形态上,83例呈类圆形(占92.2%),7例呈哑铃状或“雪人征”(占7.78%)。 2冠状位上RCC的位置特点:冠状位上RCC相对于垂体的位置特点主要分为囊肿居中型(80例,占88.9%)和囊肿偏侧型(10例,占11.1%),以囊肿居中型多见。这2种类型在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上均无显著差异(p=0.132,0.283,0.286)。 3矢状位上RCC的位置特点:(1)RCC相对于垂体前后叶的位置特点可分为3型,Ⅰ型为囊肿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70例,占77.8%),Ⅱ型为囊肿相对靠近垂体前叶并位于垂体柄前方(13例,占14.4%),Ⅲ型为哑铃形囊肿(7例,占7.8%),上份相对靠近垂体前叶并位于垂体柄前方,下份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上述位置特点在性别、年龄及临床表现上无显著差异(p=0.505,0.187,0.561)。(2)RCC相对于垂体柄的位置特点亦可分为3型。其中,柄前型(ⅰ型,10例,占11.1%)为囊壁下缘的极点位于垂体柄前方;柄后型(ⅱ型,50例,占55.6%)为囊壁的上缘极点位于垂体柄后方;柄包绕型(ⅲ型,30例,占33.3%)为囊壁的上缘极点与垂体柄相切或囊肿包绕垂体柄。经比较发现,不同性别、年龄的RCC相对于垂体柄的位置特点无显著差异(p=0.842,0.525),但是在临床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34),两两比较发现在柄前和柄包绕这两型之间有显著差异(p=0.007)。 结论:RCC与垂体及垂体柄的位置关系多样,大部分RCC在MRI的位置特点是冠状位居中,矢状位位于垂体前后叶之间,且囊壁上缘极点位于垂体柄后方或与垂体柄相切。不同的位置关系均遵循一定规律,分析原因可能与胚胎时期Rathke囊袋退化障碍,发育过程中被漏斗干分为前上和后下两部分有关。 第二部分病灶的位置特点在Rathke裂囊肿与囊性垂体瘤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目的:探讨病灶的位置特点在Rathke裂囊肿(Rathke's cleft cyst, RCC)与囊性垂体瘤(cystic pituitary adenoma, CPA)鉴别诊断中的价值。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经手术病理证实的RCC和CPA的影像学资料。其中,RCC组共90例,男33例,女57例,平均年龄40.92±1.79岁;CPA组共34例,男12例,女22例,平均年龄43.53±2.72岁。所有患者术前均行垂体MRI平扫及增强检查,比较两组在性别、年龄、临床表现、MRI信号特点(T1、 T2信号、囊内漂浮结节或液液平出现情况)及病灶的位置特点上的差别。采用Binary Logistic回归分析,对各观察指标绘制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 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 ROC),明确各指标对RCC的诊断效能并用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ROC curve, AUC)来衡量。最终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标准如下:AUC=0.9~1.0(优),0.8~0.9(好),0.7~0.8(一般),0.6~0.7(差),0.5~0.6(失败)。 结果: 1病灶形态、大小及部位:(1)RCC组中,病灶呈类圆形或哑铃型,43例完全位于鞍内(上下径<1.2 cm),43例由鞍内至鞍上生长(上下径1.2~2.8cm),仅4例完全位于鞍上(上下径0.5~1.1cm)。(2) CPA组中,病灶均呈类圆形,14例完全位于鞍内,20例呈跨蝶鞍生长,病灶上下径约0.5~2.3 cm。 2 RCC组与CPA组在临床资料上的比较:两组在发病年龄、性别上无明显差异(p=0.487,0.887),在临床表现上存在显著差异(p=0.009)。 3 RCC组与CPA组在MRI信号特点上的比较:两组在T1WI信号强度、囊内漂浮结节及液液平出现情况均有显著差异(p=0.002,0.015,0.000),T2WI信号强度无明显差异(p=0.129)。 4 RCC组与CPA组在病灶位置特点上的比较:两组在冠状位及矢状位上的位置特点上均有显著差异(p=0.000,0.000)。 5 Binary Logistic回归模型结果显示,矢状位及冠状位上病灶的位置特点、液液平及T1WI信号强度为独立预测因子,其AUC各为0.906、0.856、0.583及0.692。上述观察指标对诊断RCC及与CPA鉴别具有一定的诊断准确性。对所得预测值行ROC分析,以0.553为截点,AUC为0.955,诊断敏感性为93.3%,特异性为91.2%。 结论:病灶的位置特点在RCC与CPA的鉴别诊断中具有较大价值,应作为MRI诊断RCC的常规而重要的观察指标。 第三部分3D TOF MRA显示垂体后叶高信号的价值及其内低信号的意义 目的:评估三维时间飞跃法磁共振血管成像(three dimensional time of flight magnetic resonance angiography,3D TOF MRA)显示垂体后叶高信号(posterior pituitary bright spot, PPBS)的研究价值,探讨PPBS内低信号的意义。 材料与方法:研究对象为因其他原因行脑部3D TOF MRA检查的儿童268例(男146例,女122例,年龄10天~15岁,中位年龄7岁),均未报告有垂体相关疾病的症状(如尿崩症)。采用Philips Achieva3.0 T磁共振扫描仪,行头颅常规平扫及3D TOF MRA检查。观察3D TOF MRA图像中是否出现PPBS,其与轴位T1WI显示PPBS的一致性,观察PPBS与垂体前叶的接触面形态及相对位置关系。若PPBS内出现低信号,观察其形态、测量横径并记录。将研究对象按年龄分为四组:婴儿组(≤1岁),幼儿组(1~3岁),学龄前期儿童组(4~6岁),学龄期儿童及少年组(≥7岁);按性别分为男、女童两组。验证方差齐性后采用卡方检验,比较不同年龄分组、不同性别的PPBS与垂体前叶的接触面形态及相对位置关系, P值<0.05被认为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1268例3D TOF MRA图像均显示PPBS(100%),仅10例常规轴位T1WI未显示PPBS,两者显示PPBS的一致率约96.7%。PPBS与垂体前叶的接触面中,凸面96例(35.8%),平面103例(38.4%),凹面69例(25.7%)。PPBS与垂体前叶的相对位置关系以居中多见(164例,61.2%),偏于一侧的有104例(38.8%)。 2不同年龄分组的儿童PPBS与垂体前叶的接触面形态及相对位置均无明显差异(p=0.066,0.724)。 3不同性别儿童PPBS与垂体前叶的接触面形态无明显差异( p=0.566),但是二者的相对位置有显著差异(p=0.007),表现在男童PPBS相对垂体前叶以居中多见(68.5%),而女童PPBS居中和偏于一侧的几率大致相当。 453例(19.8%)PPBS内出现低信号区,其中20例表现为类圆形囊肿(直径约1.2~2.9 mm,平均值1.85 mm),18例表现为裂隙(宽径约0.6~1.9 mm,平均值1.36 mm),7例为波浪形切迹(接触面横径约2.7~5.1 mm,平均值3.67mm),4例为半圆形切迹(接触面横径约1.7~3.5 mm,平均值2.3 mm),最后4例为扁圆形(横径约2.9~5.2 mm,平均值4.18 mm)。 结论:3D TOF MRA显示 PPBS有效,显示率为100%,可用于观察研究儿童垂体后叶,显示了垂体前后叶在接触面形态及相对位置上的特点。此外,首次发现了垂体后叶内良性无症状性的低信号影存在,可能与Rathke囊袋的残留组织或Rathke裂囊肿有关,本组占比19.8%。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