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NMOSD患者功能连接密度及默认网络与额顶网络功能连接变化的fMRI研究
【6h】

NMOSD患者功能连接密度及默认网络与额顶网络功能连接变化的fMRI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前言

第一部分NMOSD患者功能连接密度变化的fMRI研究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二部分NMOSD患者默认网络与额顶网络功能连接变化的fMRI研究

前言

1 资料与方法

2 结果

3 讨论

4 小结

参考文献

全文小结

本文研究主要内容:

本文研究结论:

本文研究的局限性及展望:

论文附图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文章

展开▼

摘要

目的: 利用基于体素的功能连接密度图(functional connectivity density, FCD)方法观察视神经脊髓炎谱系疾病(neuromyelitis optica spectrum disorders, NMOSD)患者静息状态下脑网络水平各脑区重要程度的异常改变,并评价其与临床评分、病程等的相关性。并应用独立成分分析(ICA)方法分析静息态功能磁共振(resting state fimctional MRI, rs-fMRI)数据,观察NMOSD患者大脑默认网络(DMN)及额顶网络(FPN)功能连接的异常以及与临床评分的相关性。 方法: 收集20例NMOSD患者(NMOSD组)及20例年龄、性别相匹配的健康志愿者(健康对照组)静息态功能磁共振数据,所得数据利用基于M atlab平台的DPARSFA软件进行预处理,然后利用其度中心度(degree centrality, DC)选项计算出F CD值,用 SPM8软件进行平滑处理,得到二值化的平均FCD值,进行双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FCD有差异的脑区,分析有差异脑区FCD值与临床扩展残疾评分量表(expanded disability status scale, EDSS)评分及病程的相关性。对20例NMOSD患者及20名健康对照行静息态fM RI扫描,所得数据利用DPARSFA软件预处理后利用GIFT软件进行IC A分析,并用SPM8比较两组默认网络及额顶网络功能连接的差异,同时分析有差异脑区的时间序列信号与EDSS评分及病程的相关性。 结果: 与健康对照组相比,NMOSD患者FCD增加的脑区以左侧小脑半球(下半月小叶)为主;FCD减低的脑区主要包括双侧额叶(BA11)、左侧舌回、双侧小脑半球(方形小叶后部)。NMOSD患者的病程与左侧小脑半球(下半月小叶)FCD呈正相关(r=0.6,P=0.005)。 另外,与对照组比较,NMOSD组DMN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包括双侧舌回,延伸到右侧顶上小叶及左侧辅助运动区,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包括右侧额中回及右侧枕中回;NMOSD组FPN功能连接减弱的脑区为双侧楔叶,无功能连接增强的脑区。右侧舌回功能连接与病程呈正相关(r=0.682,P=0.001)。 结论: NMOSD患者脑功能网络连接属性存在异常,表现为多个脑功能区FCD增髙或减低,可能与NMOSD患者肢体及认知功能障碍发生的神经病理机制有关。NMOSD患者静息态DMN、FPN均存在功能连接异常,提示患者的脊髓及视神经病变不仅引起患者相应的临床症状,局部结构损伤所致的功能改变也不仅仅局限于病变对应的区域,脑功能网络是一个复杂的互相关联的网络,存在损伤与代偿的复杂过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