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的重庆市主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6h】

计划行为理论视角下的重庆市主城区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英汉缩略语名词对照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意义与国内外研究现状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目的

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法

2.3.1 文献调研法

2.3.2 问卷调查法

2.3.3 统计分析法

2.4 技术路线

2.5 质量控制

2.5.1 问卷设计阶段

2.5.2 调查前培训

2.5.3 现场调查

2.5.4 数据录入

2.5.5 数据整理

2.6 研究创新点

第三章 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养老意愿

3.1.2 家庭养老

3.1.3 社区养老

3.1.4 机构养老

3.1.5 “医养结合”养老模式

3.1.6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

3.2 理论基础

3.2.1 计划行为理论

3.2.2 积极老龄化理论

3.2.3 需求层次理论

3.3 理论框架模型构建与研究假设

3.3.1 理论框架模型构建

3.3.2 研究假设提出

第四章 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调查分析

4.1 调查对象的一般人口学特征

4.2.1 信度分析

4.2.2 效度分析

第五章 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现况

5.1 重庆市主城区老年人养老和需求现状

5.2 选择意愿现况描述

5.3 老年人不同社会人口学特征的“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比较

第六章 影响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的核心变量及关系研究

6.1 基于计划行为理论的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核心变量各维度得分情况

6.2 老年人 “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不同维度间的相关性

6.3 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的结构方程模型分析

6.3.1 初始模型拟合与评价

6.3.2 模型修正

6.4 讨论

6.4.1 老年人选择“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较低

6.4.2 生活满意度影响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

6.4.3 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不同维度情况

6.4.4 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不同维度间的相关性

6.4.5 行为态度是影响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的重要因素

第七章 结论与建议

7.1 研究结论

7.2 建议

7.2.1 以需求为导向,丰富“医养结合”机构服务内容,改善其服务质量

7.2.2 加大宣传,促进老年人及其亲属对“医养结合”机构养老积极认知

7.2.3 政府加大扶持力度,完善相关政策的制定和落实

7.2.4 鼓励高校或机构培养高素质的照护人员,建立标准的护理人员薪酬管理机制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文献综述:老年人“医养结合”机构养老意愿及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致谢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展开▼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