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巫山涂家坝遗址明代家族墓发掘与初步分析
【6h】

巫山涂家坝遗址明代家族墓发掘与初步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论

1.1研究的时空范围

1.1.1研究的时间范围

1.1.2研究的空间范围

1.2研究历史与现状

1.3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及存在的问题

1.3.1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1.3.2存在的问题

2涂家坝遗址墓地概况

2.1 墓地概况

2.2地层堆积

2.3墓葬概况

2.4出土遗物

2.5 小结

3涂家坝墓地与周边地区砖室墓的比较分析

3.1与三峡库区明代砖室墓的比较

3.1.1三峡库区明代砖室墓概述

3.1.2与三峡库区明代砖室墓比较分析

3.2与巫山地区宋代砖室墓的比较

3.2.1 巫山地区宋代砖室墓概述

3.2.2与巫山地区宋代砖室墓比较分析

3.3 小结

4相关问题讨论

4.1 墓葬防腐措施

4.2 合葬墓的内容和性质

4.2.1墓葬头向

4.2.2墓地制度

5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巫山涂家坝遗址位于重庆市巫山县大昌镇宁河村一社,在大宁河小三峡上游入口处,南距巫山县城60公里。为了配合三峡库区的建设,在重庆市文物局等单位组织下,重庆师范大学、重庆市文化遗产研究院对涂家坝遗址进行了抢救性发掘,发掘工作中清理出土了明代时期的墓葬和遗物,其埋葬特点为六室并列的土坑砖室家族墓葬。该处墓葬与三峡库区周边区域的同时期其它墓葬形制和内容相似,所特殊之处是“六室连体的砖室家族墓葬”在三峡库区较为少见。该处墓葬的发掘,为研究和认识三峡库区政治、经济、文化习俗等历史面貌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
  文章在考古发掘实践的基础上,采用对墓葬埋葬现场、墓葬建造特点、葬式与随葬品等实物分析的基础上,并结合一些历史文献资料,对涂家坝遗址的家族墓葬的年代、形制、葬俗及其所体现的防腐工艺和墓葬性质等进行了分析和阐述。
  文章研究的内容和结论主要有:第一,文章首先对涂家坝家族墓葬的发掘情况作简要介绍,阐述概述了涂家坝家族墓的地层堆积和出土遗物情况。第二,将涂家坝砖室墓葬与周边三峡地区墓葬作分类和比较,认为涂家坝家族墓葬的形制属于比较成熟的明代墓葬形制,断代为明代。随葬品主要是通过对瓷器和陶器进行初步分析,进行年代判别、墓葬等级、各室墓葬之间的关系简析。由于涂家坝家族墓保存状况较差(墓顶塌陷)随葬品极少,人骨保存状况也很差,所以分析认识受到很多局限。但通过对实物材料的具体分析,亦有很多主要研究价值。譬如:墓内墙体涂有石灰的现象,与周边同时期的墓葬一致,经对比分析认为涂家坝墓葬的葬俗与周边三峡库区的葬俗相似;通过对涂家坝墓葬防腐材料的使用现象进行分析,并与周边墓葬防腐工艺进行对比,同时结合历史文献资料综合研究,发现涂家坝家族墓葬木棺系采用铁质棺钉拼合棺木;其墓壁间灌有大量白灰的现象,与三峡地区明代墓葬防腐工艺一致。此外,本文还对涂家坝墓葬的性质、文化内涵等进行了初步分析;对家族墓葬制由来,合葬墓的特点、墓葬方向、墓地制度等作了一些简要阐述。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