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印度三部曲”探析奈保尔的印度本土反思
【6h】

从“印度三部曲”探析奈保尔的印度本土反思

代理获取

目录

1绪论

1.1 V.S.奈保尔及其文学创作

1.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

2《幽暗国度》:“迷乱印度”背后的悲愤交加

2.1“乱象纷呈”的社会风貌

2.2“东方主义”下的冷嘲热讽

3《受伤的文明》:“伤痕印度”中的同情怜悯

3.1“紧急状态”里的创伤社会

3.2文化磨合下的冷静解析

4《百万叛变的今天》:“真实印度”面前的希望曙光

4.1“乱中有序”的社会现状

4.2全球视野下的客观呈现

5批判反思中的印度本土重建

5.1文化立场转变引发的反思

5.2文化缺陷与困境的双重批判

5.2.1内部矛盾与危机:印度传统文化局限性

5.2.2帝国文明渗透下印度民族的生存困境

5.3文化融合——印度未来的出路

6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声明

展开▼

摘要

作为加勒比海地区优秀的英语后殖民作家之一,V.S.奈保尔及其作品持续赢得人们的关注。身为移民作家,出于对自身文化归属的思考,奈保尔先后三次回到祖先之邦——印度寻根,游记文学“印度三部曲”应运而生。在三次返乡之旅中,奈保尔审视印度的文化立场在不断发生转变,其笔下的印度也随之呈现出不同的风貌。这一文化立场转变不仅使得奈保尔对母国的态度从排斥逐渐转为认同,更是引发了他对母国的反思。本文以“印度三部曲”——《幽暗国度》、《印度:受伤的文明》、《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为研究对象,联系后殖民理论,对作品细读分析,考察在东西方文化夹击下奈保尔对印度的情感态度与价值取向的转变,进而探析全球化语境下奈保尔对印度本土重建的深邃思考。
  本文第一组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是对奈保尔及其作品进行简要介绍,概括国内外有关奈保尔的研究综述及提出论文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第二至五章为正文部分,其中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在《幽暗国度》中,印度在奈保尔带有“东方主义”的审视立场下所呈现出的脏乱形象,并分析奈保尔产生抵触态度的原因;第三章紧扣《印度:受伤的文明》中奈保尔流露出的同情怜悯,解读他对印度凄凉现状的思考与批判;第四章从《印度:百万叛变的今天》入手,通过对各色人群访问的梳理来分析奈保尔在全球化视野下对母国的憧憬希望及情感认同;第五章则主要以奈保尔在“印度三部曲”中的文化立场与审视视野发生转变为主线,重点探析他对印度文化缺陷与困境的批判反思以及本土重建的思考。印度传统文化和民族性格无论是在其本土内部矛盾还是在与外来文化的冲突中都存在诸多缺陷,这些缺陷是印度千百年来数次面对外来侵略而毫无抵抗力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印度在取得独立之后陷入两难困境的关键所在。对此,奈保尔指出印度的新生与重建离不开文化的融合。
  结语部分主要是对全文作出概括性的总结。“印度三部曲”不仅于印度本民族有着重要的反思意义,同时它也将给予那些努力重建家园的第三世界国家及参与全球化文明建设的其他民族重要的启发。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