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6h】

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OLE_LINK17

展开▼

摘要

随着社会生产力的提高和人类利用和改造自然能力的增强,不断向自然攫取,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演变为全球性的危机,严重影响了人类的生存与发展。这促使了人类不得不去反思人与自然的关系,重新去审视人的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进而去反思我们的自然观和发展观,推动人类文明形态的革新和更替,以寻求获取解决生态危机的应对之道。面对我国当前环境污染严重、自然资源匮乏、生态系统遭到严重破坏等严峻形势,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我国经济社会的永续发展,就必须加强生态文明建设,尊重自然发展规律,保护自然生态平衡,把生态理念融入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去。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生态哲学思想,直面生态危机,重新审视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中的生态价值取向,为解决人类生存危机和环境问题提供可靠的理论支柱。马克思主义哲学之所以能够第一次实现了唯物辩证的自然观与历史观的统一,是因为它确立了科学的实践观。只有在马克思主义自然观视域下探寻我国生态文明建设路径,构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共生共荣的生态思想,才是解决我国生态危机、人与自然长久发展的关键。马克思主义自然观体现了马克思关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理论,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充分契合了马克思主义生态哲学的思想内核。人类与自然界进行物质交换,相互对象化,这种对象性活动的实质决定了人类对自然界具有能动性,同时,自然规律也制约着人类的实践活动。生态文明就是在人与自然之间主客体相互作用的必然要求和理性产物,成为了人与自然作用方式的新形态,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观发展的必然产物和现实要求,马克思主义自然观理所应当成为指导生态文明建设的理论基础和智慧锦囊。人类对生态文明的选择,是对人与自然走向和谐发展的目标,是我们当代人在坚持保护生态环境和走可持续发展道路进程中的明智选择,而马克思主义自然观源源不断的为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理论指导和方法实践,这些对于我国当前生态问题的处理以及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指明了方向,具有普遍深远的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何立涛;

  •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学科 马克思主义哲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阮李全;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 关键词

    马克思主义; 自然观; 视域; 生态文明;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