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胡文蔚《南华真经合注吹影》研究
【6h】

胡文蔚《南华真经合注吹影》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第一个书签之前

展开▼

摘要

胡文蔚的《南华真经合注吹影》是清初一部较有学术含量的庄学研究著作,可惜长期以来尘封于国家图书馆中,外界难以见到,对其相关的研究则更是缺乏。由于胡文蔚人物及作品的相关文献多已散佚,本文对其人其书据现存文献材料作简要的考证及介绍,并主要从其思想和文章学价值两个方面进行探讨,初步窥探其内在的学术价值。论文主要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探讨了胡文蔚“以庄解庄”视域下的庄学思想。在对“逍遥游”的阐释方面,胡文蔚承续陆西星的“大之以逍遥”的见解,但摆脱了理学色彩而以“宗本大用”的立场,对《庄子》一书进行整体性把握,启发了之后治庄家们将《逍遥游》作为“全书之纲”的想法。并对《逍遥游》篇章涉及的具体庄学命题,较好地融汇了前人的思想成果,回归于庄子以“无所待”为“逍遥游”的思想。在对“因”思想的探索方面,胡文蔚首次将“因”作为《齐物论》的核心思想,探讨了庄子“因”思想的对象、方法和呈现的“因”之境界。 第二部分,阐述了胡文蔚“以儒解庄”视域下的庄学思想。由于整个时代庄子儒学化的学术思潮,胡文蔚自己难免沉溺其中,甚至成为儒家思想的急先锋,极力证明庄子的“尊孔”思想,这无疑强化了庄学中的“尊孔”倾向。而他借助儒家经典尤其是《易经》来会通庄义,则具有鲜明的儒学化色彩。此外,尽管胡文蔚没有其他治庄家那样强烈的理学化色彩,但其理学“体用”思维的痕迹依然不难寻觅。 第三部分,系统探讨了胡文蔚揭示的《庄子》文章学价值内涵。在结构上,胡文蔚首次提出通篇“可作一篇读”,并认为内七篇结构上相互贯联,“次第终始,井井有条”,启迪了之后的孙嘉淦、藏云山房主人对庄子结构的深入探索。在文法方面,关注庄文“议理牵喻”“议理引史”和“起兴”的章法结构,并对“譬喻”“议理”之“奇”和“戏言”等艺术手法进行揭示。在庄文的情蕴体悟方面,胡文蔚因自身的身世经历、生存困境以及朝代更迭的时代感受对庄子有着深刻的生命体验。认为庄子具有关怀世人的“婆心”,其言辞并非“过激”,乃是“意在还醇”。并且揣摩庄文语气,对人物的心理情态进行分析,将庄文中饱含深情的内涵挖掘出来,使文章义理透出一种盎然的情趣,无疑有着积极的审美意义。

著录项

  • 作者

    彭时权;

  • 作者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师范大学;
  • 学科 古代文学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李波;
  • 年度 2018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道教;
  • 关键词

    真经; 注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