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新建保障性住房小区公交线网规划研究——以重庆市蔡家组团两江名居为例
【6h】

新建保障性住房小区公交线网规划研究——以重庆市蔡家组团两江名居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概况

1.2.1 国外研究概况

1.2.2 国内研究概况

1.3 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保障性住房小区居民出行特征研究

2.1 保障性住房的内涵

2.1.1 保障性住房定义

2.1.2 保障性住房的性质

2.2 保障性住房小区的特点

2.2.1 公租房保障对象特点

2.2.2 小区区位特点

2.2.3 小区交通特点

2.3 保障性住房小区居民出行特征分析

2.3.1 一般居民的出行特征

2.3.2 保障性住房居民公交出行特征分析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保障性住房小区公交客流需求研究

3.1 保障性住房小区公交客流需求研究流程

3.2 居民出行生成预测

3.2.1 交通小区划分

3.2.2 出行生成影响因素

3.2.3 出行产生预测

3.2.4 出行吸引预测

3.3 出行分布预测

3.4 公交出行方式分担率预测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保障性住房小区的公交线网规划研究

4.1 层次划分的必要性

4.2 分层规划模型选择

4.3 公交线网布设总体目标与原则

4.3.1 目标体系

4.3.2 布设原则

4.4 内部线网规划

4.5 外部线网规划的布局

4.6 公交线网规划约束条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重庆市蔡家组团两江名居公交线网规划

5.1 公交现状分析

5.1.1 公交现状

5.1.2 存在问题

5.2 公交客流需求预测

5.2.1 交通小区划分

5.2.2 出行生成量预测

5.2.3 出行分布预测

5.2.4 出行方式分担率预测

5.3 公交线网规划

5.3.1 层次划分

5.3.2 公交节点配置

5.3.3 公交线网配置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成果

6.2 论文不足之处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著及取得的科研成果

展开▼

摘要

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保障性住房的建设成为解决中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的关键所在。由于目前保障性住房制度不完善,缺乏配套的交通基础设施,导致保障性住房居民出现出行难的问题。基于保障性居民的收入、出行特征,并考虑到为其提供安全、高效、经济、方便、舒适的出行服务,公共交通特别是常规地面公交的线网规划建设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良策。本文在分析了国内外有关公交线网规划的理论,并在其基础上提出了适合新建保障性住房公交线网规划的一般方法。
  本文主要由保障性住房小区居民出行特征研究、公交客流需求研究、公交线网规划研究和案例分析四部分组成。首先,本文结合保障性住房对象的收入特征,以及保障性住房的区位、交通特性,通过与国内一般居民出行特征进行对比分析,得到保障性住房居民出行特征:生存出行比例大、生活出行比例小、公交出行分担率高、通勤出行时间长、出行方向性强、出行次数少。接着,本文介绍了公交客流预测的四阶段法,分析每个阶段各种模型的优缺点以及适用条件,选择适合保障性住房小区的公交客流预测模型。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通过比选,选择多点轴辐式的分层网络布局模式,将线网规划分两个层次进行规划,即内部线网和外部线网。每个层次上采用“先点再线、逐条布设、优化成网”的布设原则。最后,本文采用重庆蔡家组团两江名居公租房作为实例,进行应用。
  通过本文的研究,弥补了我国针对保障性住房小区公交线网规划理论研究的空白,也缓解了保障性住房居民出行难的问题,为以后进行保障性住房配套交通设施建设提供了一定的理论依据。

著录项

  • 作者

    洪毅;

  • 作者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交通大学;
  • 学科 交通运输工程
  • 授予学位 硕士
  • 导师姓名 凌天清,徐明;
  • 年度 2013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U491.17;
  • 关键词

    保障性住房小区; 公共交通; 线网规划; 客流预测;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