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农产品虚拟水贸易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6h】

我国农产品虚拟水贸易驱动因素实证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主要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

1.3.2 主要创新点

1.4 研究思路与框架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不足

第二章 虚拟水贸易国内外研究综述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虚拟水贸易理论

2.1.2 产品虚拟水含量的计算

2.1.3 虚拟水贸易优缺点

2.2 国内研究综述

2.2.1 产品虚拟水贸易定量研究

2.2.2 虚拟水贸易区域研究

2.2.3 虚拟水贸易结构性分析及战略性影响

2.2.4 虚拟水贸易运行模式及适应性分析

2.3 虚拟水贸易驱动因素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综述评价

第三章 农产品虚拟水贸易驱动因素体系研究

3.1 自然因素

3.1.1 水资源禀赋

3.1.2 土地资源禀赋

3.1.3 气候环境

3.1.4 自然风险

3.2 政治因素

3.2.1 区域间政治冲突

3.2.2 国际农产品贸易政策及协议

3.2.3 政策保障体系

3.3经济因素

3.3.1 经济状况

3.3.2 外汇储备

3.3.3 国际贸易环境

3.3.4 机会成本

3.3.5 农业发展基础

3.4 社会因素

3.5 生态因素

3.6 技术因素

3.7 其他

第四章 农产品虚拟水贸易及其驱动因素测度

4.1 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测度及发展变化

4.1.1 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测度

4.1.2 全国农产品虚拟水贸易整体发展变化

4.1.3 区域农产品虚拟水贸易发展变化

4.2 农产品虚拟水贸易驱动因素指标选取及测度

4.3 样本范围选取及数据来源

4.3.1 样本范围选取

4.3.2 数据来源及处理

4.4 样本描述性统计

4.4.1 全体样本描述性统计

4.4.2 样本按年份描述性统计

4.4.3 样本按区域描述性统计

第五章 农产品虚拟水贸易驱动因素实证分析

5.1 农产品虚拟水贸易驱动因素模型构建

5.1.1 面板数据基本模型

5.1.2 面板数据模型的一般估计

5.1.3 农产品虚拟水贸易面板数据模型设定

5.2 全体样本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与估计

5.2.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5.2.2 模型设定形式检验

5.2.3 模型估计

5.3 三大地带面板数据模型检验与估计

5.3.1 面板数据单位根检验

5.3.2 模型设定形式检验

5.3.3 模型估计

5.4 实证结果分析

5.4.1 全体样本模型结果分析

5.4.2 三大地带样本模型结果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政策建议

6.1 结论探讨

6.2 政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改革开放至今,我国经济长时间保持了高增长率,人口数量急速增加,伴随着的资源、环境等经济约束也在不断趋强。虚拟水概念的提出给水资源管理者提供了解决水安全问题的全新思绪,相关理论研究取得了长足发展。虚拟水贸易可以实现水资源在区域之间的优化配置,进而提高用水效率,是缓解区域水资源安全的重要策略,对于水资源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但是,由于区域间自然、经济、政治等多方面的差异,导致各区域在虚拟水策略选择上不尽相同,虚拟水贸易的实施并非每个地区都适宜,需根据区域实际情况适时做出调整。此外,基于农产品贸易中伴随着大量的虚拟水流动,约占商品贸易水资源流动量的2/3以上,因此,分析农产品的虚拟水贸易可以大体揭示区域实际水资源使用情况。
  本文采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实证与规范相结合等分析方法,将主要围绕农产品虚拟水,对影响我国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驱动因素进行归纳和探讨。选取全国31个省级行政区2003~2012年的面板数据,建立全国及三大地带的农产品虚拟水贸易驱动因素面板模型,对各区域的主要驱动因素及其影响度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和对比研究。该研究为水资源管理者制定各类方针政策提供了有效借鉴,同时对于缓解区域水资源及农产品安全具有重要作用。
  研究结果表明,从2007年起,我国的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由对外净输入转变为对外净输出,净输出量在逐年缓慢增加,但整体的对外输出度不高;影响我国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主要因素是人均耕地面积和单位面积农作物产量,且都为正向影响;影响东、中、西部地区农产品虚拟水贸易的驱动因素存在较大差异,同一指标的影响方向和影响力度也都各有不同。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了四点建议:1)合理规划水资源分配和粮食结构布局;2)加强对中、西部农业用水的科学化管理,提高用水效率;3)加强西部地区农业生产及管理技术的引进;4)控制东部地区城镇化进程,加快生态农业建设的步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