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6h】

“一带一路”背景下重庆港口与经济的协调发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1.2 本文的主要内容及技术路线

1.2.1 主要内容

1.2.2 研究技术路线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第二章 “一带一路”背景及其对重庆经济和港口的影响

2.1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

2.1.1 战略意义

2.1.2 共建原则

2.1.3 重庆积极融入国家战略

2.2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重庆经济的影响

2.3 “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对重庆港口的影响

第三章 港口与经济的互动关系

3.1 港口发展及其对经济的促进作用

3.1.1 港口概述及其发展历程

3.1.2 世界港口的发展趋势

3.1.3 中国港口的发展趋势

3.1.4 港口区位理论

3.1.5 港口对城市经济的促进作用

3.2 城市经济发展及其对港口的支撑作用

3.2.1 经济发展理论与演化过程

3.2.2 经济发展各阶段社会生产特点

3.2.3 经济发展对于港口生产的支撑作用

3.2.4 城市经济对港口发展的促进作用

3.3 港口与城市经济的互动关系

3.3.1 港口与城市关系理论

3.3.2 港城关系的演变过程

3.3.3 港口与城市经济关系的互动发展演进理论

第四章 重庆市港口和城市经济的发展现状

4.1 重庆市区位状况

4.2 重庆市港口发展现状

4.2.1 重庆市港口物流发展的总体规模

4.2.2 重庆市港口基础设施发展现状

4.3 重庆市经济发展现状

第五章 重庆港口与重庆经济发展的协调性评价

5.1 港口和城市经济发展关系研究的常用模型

5.1.1 乘数模型

5.1.2 投入产出模型

5.1.3 增加值(EAV)指标分析法

5.1.4 数据包络分析模型(DEA)

5.1.5 各种评价模型的优劣

5.2 DEA方法简介

5.2.1 DEA模型的特点

5.2.2 DEA模型的应用模式

5.2.3 DEA模型的应用方式

5.3 港口与城市经济评价体系指标的选取

5.3.1 决策单元(DMU)的选取

5.3.2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5.3.3 评价指标的选择与确定

5.4 港口-区域经济DEA模型

5.4.1 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有效性评价模型

5.4.2 城市经济对港口发展的有效性评价模型

5.4.3 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协调性评判结果分析

5.5 案例分析——重庆港口与城市经济协调性分析

5.5.1 重庆市经济对港口发展的有效性评价

5.5.2 重庆市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有效性评价

5.5.3 重庆城市经济发展有效性评价

5.5.4 港口发展有效性评价

5.5.5 重庆市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有效性评价结果分析

第六章 港口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对策

6.1 完善多式联运体系的建设

6.2 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6.4 建立现代化物流基地

6.5 加强港口间的资源整合,发挥产业集群效应

6.6 推进开放型经济发展

第七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在经济全球化和国际经济贸易日益频繁的时代背景下,港口作为世界经济贸易的枢纽和对外开放的门户,其发展愈发受到重视。作为港口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港口能够有效地促进城市及其周边区域的经济发展;反之,城市经济发展状态良好,可以为港口发展提供充足的资源和良好的发展环境。因此,处理好港口和城市经济的发展关系,发挥出港口和城市经济对彼此的相互促进作用,已经成为一个研究热点,受到众多相关专家学者的关注和研究。2014年以来,“一带一路”战略开始纳入国家发展战略层面,重庆处于“一带一路”战略的联结点上,具有承东启西、连接南北的独特区位优势和独特的发展优势,是该发展战略的开放前沿。近几年重庆的开放优势明显,作为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口的发展也受到更多的重视。
  论文的研究对象是重庆市港口与城市经济的协调发展,选取了2005年到2015年间的城市经济和港口典型数据,应用DEA方法(数据包络法)构建了港口与城市经济有效性评价模型,采用纵向比较方法,对不同时期重庆港口与城市经济发展有效性进行评价分析。根据所得结果可知,城市经济对港口发展有非常显著的促进作用,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促进作用较明显,但仍需改进提升。通过进一步对港口和城市经济各自有效性评价分析,结果显示此期间重庆港口发展速度虽快,但对经济的发展贡献效率稍低,基础设施建设与港口规模建设和发展匹配度不高。近年来随着重庆对港口发展予以高度重视及大力支持,港口发展建设速度日益攀升,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促进作用大幅提高。针对评价结果,结合其他港口城市发展建设经验,在文章结尾给出了港口与城市经济协调发展策略及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