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走向反思建筑设计学——建筑设计知识批判与重建
【6h】

走向反思建筑设计学——建筑设计知识批判与重建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导言

1建筑设计批判与反思的知识基础——现代性追问

1.1现代性的批判性轮廓

1.2建筑设计的现代性问题

1.2.1时空一体化与分离化同构

1.2.2文化与自我认同危机

1.2.3风险与承诺

1.3建筑设计的现代性批判

1.3.1后现代主义对现代性的诘难

1.3.2崇尚乡土与地方性

1.3.3推崇文本性(textuality)

1.3.4追求反审美的愉悦

1.4建筑设计反思的必然性

注释

2建筑设计的功利性与市俗化反思——情境逻辑透视

2.1情境逻辑之一王者为胜,胜者为王——标新立异背离常规,在竞争中是一种引起人们注意的过极行为。

2.2情境逻辑之二向偶像看齐——跟着领头的跑

2.3情境逻辑之三市场是一只“看不见的手”——它能调动市场中的一切形式与符号互动,并能调适动机与利益、交换冲突平衡。

2.4情境逻辑之四习以为常——原本作为例外造成一种效果,现在却变成了习惯。

2.5情境逻辑之五“赶上浪潮,学着喜欢它”——情境告诉我们必须向时代学习,“跟着时代走”,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趣味和风格,“流行化”或“大众化”成为时尚,而其示范教化的影响则有着不可漠视的社会性。

2.6情境逻辑之六“知识就是权力”——“知识——权力”的双向性与复杂性情增,构成了权利、特权、权威、学术结盟的生长的合法性与合理性基础。

注释

3建筑设计的人文精神——内在的反思性

3.1真诚与诚挚——建筑设计的人文品性

3.2兴趣与想像力——建筑设计创作力的开启基础

3.3生命力与直觉——建筑设计的人文基础

3.4整体性与差异性——建筑设计的人文表现力

3.4.1数与比例

3.4.2体验与象征

3.4.3诗意地栖居

3.4.4批判的地方主义

3.4.5可持续设计的人文性

注释

4建筑设计知识重建的策略——当代的几种反思图式

4.1 建筑设计知识重建的符号学图式

4.1.1建筑设计的语言/言语/话语/(languge/parole/discourse) 知识结构

4.1.2建筑设计作为交流的符号图式

4.1.3对符号学的反思小结

4.2 建筑设计作为知识与交流的永恒形式类型——类型学策略

4.2.1探寻永恒的形式意义

4.2.2形式转换类型学

4.2.3对类型学策略的反思小结

4.3 建筑设计作为栖居形式的表达——探求建筑空间本原意义的现象学策略

4.3.1现象学的基本脉络与方法

4.3.2栖居的场所意义与精神

4.3.3建筑现象学设计观——栖居与知觉经验

4.3.4对现象学策略的反思小结

注释

5走向反思性的整体创造过程——建筑设计知识批判与重建的一种可能性

5.1 反思性整体创造的基本理念与原则

5.1.1尊重建筑设计知识的多元性与包容性

5.1.2坚持建筑设计知识的开放性与演进性

5.1.3关注建筑设计知识的人文性与可持续性

5.1.4强调建筑设计知识的中介性与实践性

5.1.5保持建筑设计知识的承传性与批判性

5.2反思性整体创造的基本策略与方法

5.2.1建筑设计是一个寻求目标的行动过程

5.2.2建筑设计是一个寻求共识的反思过程

5.2.3建筑设计是一个寻求新定义的创造过程

5.3建筑设计实例反思(本节图片全部来源于作者本人)

6结论:道路而非著作——建筑设计是一个知识批判与重建的反思历程

6.1论文反思了建筑设计的现代性知识背景

6.2论文创新性地为建筑设计学提交了一种反思性的思考方法——清净逻辑分析法

6.3论文倡导了一种建筑设计中的反思性人文精神

6.4论文反思性地评述了几种当代的建筑设计知识重建策略图式

6.5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反思的建筑设计整体创作策略与方法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独创性声明和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展开▼

摘要

论文选题是基于当前建筑设计中理论与实践知识无序化的现实情境,试图通过对建筑设计知识现状的分析与批判,发掘其合理性与合理化因素,从更宽广的领域反思建筑设计学,以求得一些真切而正确的认识,创新性地提出反思建筑设计学的知识概念,为建筑设计引入一种积极的理性观念,探求一种可行的和有效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论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知识重建的可能性,即一种整体性创造方法与途径——在行动中创造,在创造中反思,在反思中创新,并加以理论知识的梳理和总结,以提供一种可行的,有效的知识重建策略,同时通过实例进行了佐证.

著录项

  • 作者

    杨瑛;

  • 作者单位

    重庆大学;

  • 授予单位 重庆大学;
  • 学科 建筑设计及其理论
  • 授予学位 博士
  • 导师姓名 朱昌廉;
  • 年度 2004
  • 页码
  • 总页数
  • 原文格式 PDF
  • 正文语种 中文
  • 中图分类 TU201.6;
  • 关键词

    情境逻辑; 人文精神; 知识重建; 建筑设计;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