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疏桩基础的受力性状分析
【6h】

疏桩基础的受力性状分析

代理获取

摘要

桩筏基础的设计,在很长一段时间里,由于计算手段的限制,只能按常规桩基础设计,桩间土的承载能力得不到发挥。为了发挥桩间土的承载能力,考虑桩-土共同承担荷载,常规桩基的桩距被加大,这种桩称为疏桩基础,或者叫做复合桩基。目前,这种桩基的作用机理还没有完全搞清楚,本文主要展开了疏桩基础共同作用分析研究。 首先在分析研究国内外有关共同作用理论及其研究现状的基础上,利用有限元法对该问题进行数值分析。在板的分析中,Kirchhoff的薄板理论占有重要地位。随着建筑层数的增加,基础的厚度也不断增大,形状也趋于不规则。对于疏桩基础若仍然采用这种薄板弯曲单元进行分析,就存在一定的局限性。所以本文筏板采用8结点的平面等参弯曲单元,桩体及筏板视为弹性体材料进行分析,桩体采用三维20节点实体单元模拟。地基土考虑为非线性弹性的邓肯-张模型,应用空间20结点的等参单元分析。在桩土之间引入Goodman接触面单元来模拟和分析。建立一种空间8节点的平面弯曲单元-20节点实体单元-16节点接触面单元相耦合的数值计算模型。 用面向对象编程工具Visual C++6.0编制了针对共同作用的有限元分析程序。利用大型有限元分析软件ANSYS的前处理程序快速形成供计算程序使用的数据文件,用VC++语言编制相应的后处理程序。 利用自编程序作为基本工具,计算分析了一些主要计算参数:筏板厚度、桩间距、桩长和土的弹性模量对筏板沉降和桩土承担荷载的影响,得出一些规律性的结论。 实例研究表明,本文自编的复合桩基桩土共同作用的有限元程序是切实可行的,其运算结果比较令人满意,具有一定实用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