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与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以重庆市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与转移支付调节为例
【6h】

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与转移支付制度设计——以重庆市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与转移支付调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问题的提出及研究的意义

1.2国内外研究现状

1.3本文研究的目的及主要内容

1.4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2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基本界定

2.1公共服务的内涵及基本特点

2.2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的主要内容

3经济发展与公共服务的非均衡性

3.1经济增长与经济均衡的理论描述

3.2市场经济国家经济非均衡及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状况

3.3中国经济发展不均衡及公共服务水平差异状况

4政府间转移支付制度是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实现形式

4.1实施转移支付的必要性

4.2发达市场经济国家转移支付与公共服务均等化

4.3中国现行转移支付制度与公共服务水平均等化

5重庆市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与转移支付调节

5.1关于区县(自治县、市)分类

5.2财力水平与公共服务水平的关系

5.3区县(自治县、市)自身财力差异比较分析

5.4转移支付调节下区县(自治县、市)财力水平差异变化比较

5.5实例分析:一般性转移支付的均等化效应

6规范的转移支付制度设计

6.1合理划分各级政府之间的事权和财权

6.2我国现阶段政府转移支付的具体政策目标

6.3转移支付制度的基本原则

6.4改革现有的财政转移支付模式

6.5完善转移支付制度的配套措施

7结论与展望

致 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地区间经济的非均衡发展决定各地区财力水平的差异,而财力水平的差异决定着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相关数据资料表明,中国地区间经济发展水平差距明显,由此决定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差异较大。一个国家的公民无论居住在哪个地区,都有平等享受国家最低标准的基本公共服务的权利。公共服务均等化不仅有利于促进社会公正,维护社会稳定和国家统一,具有重要的政治意义,而且均等化的资金安排有利于提高资金使用效率,有助于促进统一市场的形成和资源的优化配置,促进经济与社会以及城乡之间、地区之间协调发展,具有显著的经济意义。当前,我国人均GDP已经突破1000美元大关。国际经验表明,这一时期既是“黄金机遇期”,又是“矛盾凸显期”,是走向富强文明或贫困动荡的分水岭。现阶段,我国社会发展的根本问题之一就是由于地区之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导致各地区公共服务水平的差距过大。因此,在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的情况下,应该实行全国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制订全国基本公共服务的最低标准,使各地区所有人都能够享受最基本的公共服务。 为实现各地区基本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国家应充分发挥财税机制的作用,其措施之一就是完善中央和省级政府的“财政转移支付”制度,促进不同地区之间公共服务的均等化。实践证明,转移支付是推进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手段。因此,借鉴国际经验并结合我国实际,制定完备的转移支付制度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为一个特例,本文对重庆市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与转移支付调节进行了分析和研究。相关数据表明,重庆市三大经济圈公共服务水平的差异是明显的。直辖后,重庆市政府不断加大对困难地区转移支付力度,但囿于财力水平的限制,转移支付后,尽管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距有所缩小,但绝对差距仍较大。因此,一方面,努力发展经济,做大财政收入收入“蛋糕”,增加可供转移的财力,同时,不断完善市对区县财政转移支付制度对逐步缩小地区间公共服务水平差异也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