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GIS技术在古镇保护管理中的应用——以磁器口古镇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为例
【6h】

GIS技术在古镇保护管理中的应用——以磁器口古镇保护管理信息系统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独创性声明及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1绪论

1.1研究背景

1.2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1.2.1地理信息系统技术的发展现状和趋势

1.2.2市政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1.3研究的主要内容

1.4本文的特色与创新

2系统概述

2.1保护与管理对象

2.2保护与管理的目标

2.3系统目标

2.4系统需求分析

2.5系统设计原则

2.6系统结构设计

3系统数据组织

3.1地理空间数据和信息

3.1.1空间数据的特征

3.1.2地理空间数据组织

3.2地理空间数据管理

3.2.1层次模型

3.2.2网络模型

3.2.3关系模型

3.2.4面向对象模型

3.3数据库设计

3.3.1空间数据库的逻辑设计

3.3.2空间数据库的物理设计

3.3.3空间数据与属性数据的联接

3.3.4数据库平台

3.3.5数据库的维护和更新

3.4本系统数据库设计实例

3.4.1数据结构

3.4.2逻辑设计

3.4.3物理设计

3.4.4平台

3.4.5维护更新机制

4管理对象的分类与编码

4.1分类与编码的原则

4.1.1分类的原则

4.1.2编码原则

4.2万米单元网格的城市管理新模式

4.3路灯杆报警定位标志

4.3.1路灯杆报警定位标志的意义

4.3.2路灯杆报警定位的编码方法

4.3.3路灯杆报警定位标志在本系统中引用与延伸

4.4分类编码体系

4.4.1万米单元网格划分原则

4.4.2万米单元网格管理对象分类

4.4.3管理对象编码

4.3.4管理对象的基本属性信息

5建筑评价保护专题

5.1专题图的概念

5.2专题图的设计

6基于GIS的系统实现

6.1开发环境

6.2编程工具及方法简介

6.2.1 VB简介

6.2.2 Delphi 7.0简介

6.3系统体系结构

6.4系统功能模块设计

6.5系统界面设计

6.5.1用户界面设计的原则

6.5.2系统的用户主界面

6.5.3系统的其它用户界面设计及操作

6.6程序示例

7结论及存在问题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我国古镇资源经过多次人为和自然破坏以后,数量上现在已经十分有限,保护和管理好这有限的古镇资源无论是对我国传统文化的延续发扬还是对地方旅游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均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落后的管理模式与手段使得很难实现当前的许多管理目标。往往造成管理滞后、先破坏后保护等等问题。因此利用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来加强古镇的保护管理、提高管理水平和保护力度是一项十分必要和紧迫的工作;同时也是推进市政管理信息化,社会发展和科学管理的要求。 本论文以系统科学理论为指导,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应用系统工程理论和方法,通过对系统实现的目的与内容、开发的方法与技术,开发模型的选择及所需技术分析,进行了古镇保护管理管理信息系统的结构设计与功能设计。以此为依据,进一步分析了空间数据组织和数据模型,进行空间数据的结构设计,数据库的概念设计与逻辑设计,建立了统一的数据库。以SuperMapObject2003和SQLserver平台为基础,采用VisualBasic和Delphi作为二次开发工具,逐步开发出了基于GIS的古镇保护管理信息系统。在系统结构设计中分为输入编辑子系统、数据库管理子系统、系统管理子系统、专题分析子系统、三维显示子系统、排版输出子系统等六个子系统,系统功能设计上构建了图形属性浏览模块、地图操作模块、输入编辑模块、查询定位模块、专题分析模块、三维显示模块、排版输出模块七个功能模块,使系统结构较合理,服务功能较强。本文的突出之处在于将前沿的GIS信息技术与古镇保护管理需要相结合,综合集成了多种技术,开发出了古镇保护管理管理信息系统,为古镇保护管理提供了一种快捷、有效的工具,为以后的信息化管理发展奠定了基础。 通过系统的设计与实现,对古镇保护管理的信息化起到了推广和促进作用;对同种类型的信息系统的研究、现代化管理信息系统的逐步完善均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