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议程建构理论下国家形象的塑造——以韩国《朝鲜日报》的中国形象为例
【6h】

议程建构理论下国家形象的塑造——以韩国《朝鲜日报》的中国形象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1绪论

1.1课题学术意义

1.2课题实用意义

1.3研究目的

2文献综述

2.1国家形象

2.2中国国家形象研究现状

2.3议程建构

2.4公共外交

3中韩历史关系回顾

3.1鸦片战争前

3.2 1840-1945

3.3 1947-1992(冷战时期)

3.3.1朝鲜战争

3.3.2 1949-1979

3.3.3 1979-1983

3.3.4 1984-1987

3.3.5 1988-1992

4中韩敏感问题

4.1文化争端:端午节与端午祭

4.2历史争端:高句丽问题

4.3历史地理争端及领土问题:长白山

4.4历史文化的现实改变:韩国的“去汉化”或“去中国化”

4.5历史问题:蚩尤与炎黄关系问题

4.6抗美援朝问题

5韩国报业现状

5.1基本情况

5.2民主进程

5.2.1 1910-1945日本统治时期

5.2.2李承晚时期

5.2.3朴正熙时期

5.2.4“5.18光州事件”和全斗焕、卢泰愚时期

5.2.5金泳三时期

5.2.6金大中时期

5.3政府与报纸的关系

5.3.1议程一致

5.3.2议程矛盾

5.4韩国学者眼中的韩国媒体的弊病

6研究设计

6.1问卷调查

6.2内容分析之研究设计

6.2.1研究样本

6.2.2研究类别

6.2.3研究假设

7《朝鲜日报》中的中国报道

7.1报纸简介

7.2内容分析

7.2.1有关“3.14”事件和“5.12”灾难报道的统计数据

7.2.2态度取向的分析

7.2.3对比分析

8相关建议

8.1加强媒体相关投入和建设

8.1.1加强媒体“硬件”设施方面建设

8.1.2加强媒体“软件”传播技巧方面建设

8.2加大与西方媒体的交流与沟通

8.3加大两国间非政府组织的交流

9结论

9.1文章结论

9.2文章的不足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展开▼

摘要

韩国是中国的邻国,除了本身所具有的重要战略地位以外,作为亚洲地区发展较早的资本主义国家,在整个亚洲地区都有着比较大的政治和经济方面的影响。近年来,随着“韩流”在整个亚洲地区的流行,韩国文化得到广泛传播,韩国国家的软实力也得到了提升。而对于这样一个和我们地域相邻、并有着政治、经济、文化影响的国家,其主流媒体中的中国国家形象问题的研究,不管是从学术还是实用角度讲都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研究发现,尽管中韩两国在政府层面的政治、经济交流频繁且较为成功,但韩国民众心目中的中国国家形象不容乐观。通过在韩国首尔市建国大学社区做的问卷调查,发现韩国民众缺乏了解中国的渠道,对中国的认识无法更新,容易停留在过去对中国的刻板印象(如落后、贫穷、专制等);通过对韩国最有影响力的报纸《朝鲜日报》中有关“3.14事件”和“5.12灾害”报道的内容分析,发现《朝鲜日报》对“3.14事件”的负面报道占多数,这也从某种程度上再次印证了韩国民众对中国缺乏正确认识,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这种误读产生的原因。另一方面,《朝鲜日报》对“5.12灾害”的报道多数都很正面,这与中国媒体在这次报道中因及时、透明、高度关怀而获得国外媒体普遍赞誉的形象相吻合。
   鉴于此,本文深入分析了韩国媒体和民众不同程度对中国刻板印象的原因,并应用议程建构理论,提出改善在韩中国国家形象的最佳渠道为公共外交。具体的措施包括:加强媒体相关投入和建设,包括硬件设施建设和软件传播技巧方面建设;加大与西方媒介之间的沟通和交流,利用“二次传播”的力量,修正和提高中国国家形象;加大与韩国无政府组织之间的交流,充分发挥公共外交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的重要作用,加大对韩国无政府组织及各界精英的舆论引导作用,改善中国在韩国家形象;最后,最为公共外交的主体,政府也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包括完善新闻发言人制度,整合公共外交部门,加强公共外交力度,培养国内公众的外交意识。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