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超时缓凝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6h】

超时缓凝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概述

1.2 预拌混凝土

1.3 预拌混凝土的超时缓凝现象

1.4 项目研究的意义

1.5 项目研究内容及技术方案

2 试验原材料及方法

2.1 原材料

2.2 试验仪器及方法

3 超时缓凝对混凝土性能影响的研究

3.1 超量掺加泵送剂对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影响

3.2 超时缓凝对混凝土工作性的影响

3.3 超时缓凝对混凝土含气量的影响

3.4 超时缓凝对混凝土塑性收缩的影响

3.5 超时缓凝对混凝土早期抗裂性能的影响

3.6 超时缓凝对混凝土外观质量的影响

3.7 超时缓凝对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

3.8 超时缓凝对混凝土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

3.9 超时缓凝对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

3.10 超时缓凝对硬化混凝土收缩性能的影响

3.11 超时缓凝对混凝土渗透性能的影响

3.12 小结

4 超时缓凝处理方法的研究

4.1 超时缓凝现象消除方法的研究

4.2 超时缓凝现象处理方法的提出

4.3 超时缓凝现象工程处理案例

5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后续研究工作的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随着我国预拌混凝土应用规模的不断扩大,工程中时常会发生混凝土凝结时间严重超过预期的问题(超时缓凝现象)。对于这类质量问题,由于没有相关的技术处理措施和依据,工程技术人员常常对此束手无策。论文通过超剂量掺加泵送剂模拟实际工程中出现的混凝土超时缓凝现象,对比研究了正常凝结混凝土与超时缓凝混凝土硬化前后的各项性能,为处理混凝土的超时缓凝现象提供科学依据与技术支撑。
  通过对混凝土拌合物性能的研究发现,混凝土的初凝和终凝的时间间隔随超时缓凝程度的增加呈显著增大趋势;超时缓凝会降低混凝土的粘聚性和保水性,提高了混凝土的含气量,使混凝土硬化后出现表面粗糙、麻面、起粉等外观质量缺陷;利用电涡流法和平板约束法并比较了正常凝结和超时缓凝的混凝土早期塑性收缩和抗裂性能,结果发现,超时缓凝混凝土的塑性收缩显著增大,更容易出现早期开裂。
  通过对硬化混凝土性能的研究发现,超时缓凝对混凝土各龄期抗压强度影响显著,超时缓凝时间越长,各龄期混凝土抗压强度越低,超时缓凝混凝土凝结时间(终凝)在2d左右,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可达到实际强度的90%以上;凝结时间在3d左右,混凝土28d抗压强度可达到实际强度的80%左右;凝结时间在4d以上,混凝土28d抗压强度仅为实际强度的13%。此外,超时缓凝对混凝土中长期收缩没有显著影响,但会降低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劈裂抗拉强度和抗渗性能。
  在上述实验研究基础上,以混凝土抗压强度为主要评价指标,研究了喷洒化学养护液和提高混凝土养护温度对超时缓凝的混凝土性能影响,结果表明喷洒化学养护液和提高养护温度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弥补超时缓凝对混凝土性能的不利影响。最后综合试验研究结果,结合工程实际,探讨了实际工程中超时缓凝现象的评判及处理情况。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