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6h】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研究——以贵州省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主要研究内容

1.3 国内外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及方法

1.5 创新之处

2 基本理论及概念辨析

2.1 人口老龄化概述

2.2 农业发展理论概述

2.3 社会管理理论辨析

2.4 人口年龄老化与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关系描述

2.5 小结

3 贵州人口老龄化、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现状分析

3.1 贵州人口老龄化现状及成因分析

3.2 贵州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3.3 贵州农村社会建设及管理现状

3.4 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的影响

3.5 小结

4 贵州与周边省市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比较分析

4.1 农业发展的横向比较

4.2 农业发展纵向比较

4.3 农业发展综合比较

4.4 贵州、云南、重庆农村社会建设及管理比较

4.5 小结

5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贵州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5.1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贵州农业发展的特点

5.2 人口老龄化对贵州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的影响

5.3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贵州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

5.4 小结

6 贵州人口老龄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创新对策建议

7 研究结论及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 录

展开▼

摘要

农业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是人民生存和社会稳定的根本保障。农业发展关系着社会经济的进步,还关系着整个社会的国计民生。计划生育政策实施有效控制了人口增长,农民生活质量得到提高,人均寿命逐渐增加,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开始显现。社会经济发展改善了农村社会发展环境,工业化和城镇化吸纳了大批农村劳动力,从而加快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在农村经济基础薄弱,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相对滞后,农业机械化水平不高情况下,农村人口老龄化尤其是山区人口老龄化对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贵州以山地为主,没有大平原支撑,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和地区经济条件等限制,农业发展比较滞后,农村社会管理水平不高。大批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使贵州农村人口老龄化速度加快,“未富先老”已经成为贵州广大农村的普遍现象。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贵州农业发展面临着有效劳动力供给不足、农业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农村社会发展不协调等诸多新情况、新问题。充分考虑农村老年劳动力增多这一特殊原因,才能有效解决贵州农业发展及社会管理过程中存在的诸多问题。
  本文从人口老龄化角度入手,运用数据分析和比较方法,分析人口老龄化对贵州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的影响,以及贵州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存在的问题,进而探索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贵州农业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的相关对策建议,以此寻找适合山地农业发展及社会管理的有效途径,为弥补贵州农业发展不足,实现贵州农业现代化发展及农村社会管理创新提供参考借鉴。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