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从近十年网络流行语看中国网民的情感变化——以2004~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为例
【6h】

从近十年网络流行语看中国网民的情感变化——以2004~2014年十大网络流行语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目的

1.2 文献综述及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2 网络流行语的界定及其特征

2.1 现实语言、网络语言和网络流行语

2.2 网络流行语的特征

3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及其传播机制

3.1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背景

3.2 网络流行语的产生原因

3.3 网络流行语的传播机制

4 网络流行语反映的中国网民情感倾向

4.1 中国网民情感诉求关注点

4.2 中国网民的情感关键词

5 中国网民情感倾向的变化及其原因

5.1 中国网民情感的主要变化

5.2 中国网民情感变化的原因

6 结 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历年网络流行语及网民情感倾向统计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展开▼

摘要

自1994年4月20日中科院的一条64K国际专线连接了国际互联网起,中国迎来了全功能接入互联网20周年纪念。20年来,从键盘的轻敲、鼠标的点击,到指尖的滑动,网络世界与现实世界的相交范围不断扩大,使得人类的文明形态逐步发生改变。
  而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加上近年来新媒体技术对舆论生态的格式化,使得网络作为新的媒介平台被大众所接受,现实生活中的社情民意在互联网上的投射逐渐明显。人们在互联网上日益频繁的交流,在某种程度上为网络流行语的产生搭建了温床:一大批网络衍生词汇诞生,从最初纯粹的电脑术语,到如今的网络流行语,尤其后者,不仅影响着传统媒介和书刊,甚至成为公众生活中的交际用词,成为一段时间内中国网民情感的投影,折射出特定时代的变化、反映着中国网民不同的社会关注点和情感变化。
  从2003年起,互联网应用迅速增长,中国互联网开始全面发展,而在社交网络的传播中,每年都会出现大量的网络流行语,各大门户网站也都在年末盘点出当年的十大网络流行语。因此,本文选取2004至2014年这十年间(因2005年尚无资料,除外)的十大网络流行语为例进行分析,试图从中找出中国网民的情感倾向、其情感是否发生变化以及发生了什么变化三个问题的答案,以此从中国网民的心态间接地了解中国社会的舆情态势。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