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人口发展对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内生经济增长视角
【6h】

人口发展对资源消耗与环境污染的影响效应研究——基于内生经济增长视角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逻辑与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创新与不足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人口发展对经济增长影响的文献综述

2.2 人口发展对资源环境影响的文献综述

2.3 文献评述

3 理论模型

3.1 扩展后的内生经济增长模型

3.2 模型求解

4 实证结果与分析

4.1 模型设定

4.2 指标解释与数据来源

4.3 实证检验

5 结论与对策建议

5.1 本文结论

5.2 对策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目录:

展开▼

摘要

自20世纪50年代以来,世界范围的经济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经济增长的同时也产生了一系列值得关注的全球性问题,比如人口增长过快、资源短缺、环境恶化等,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发展的不协调性凸显。中国作为经济发展大国,也面临着类似的问题。在2002年后,中国的整体经济进入重工业化阶段,从此资源面临更大的消耗压力,环境污染加剧。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有学者提出在人口均衡的框架下来研究人口发展与资源、环境之间的关系。学术界认为人口发展,指的是人口数量、人口素质、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的变化,以及他们之间相互关系的变化。因此,本文就在这种经济背景下,结合参与的课题研究,将人口数量和人口素质统称为人口适度,用人口自然增长率、人均受教育年限反映人口适度,用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反映人口结构,用人口净迁入率反映人口分布,从人口适度、人口结构、人口分布三个维度来研究人口发展会如何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产生影响。
  本研究理论部分先对罗默的内生经济模型进行修正和扩展,将资源消耗、环境污染以及反映人口发展的各个指标纳入内生经济模型,接下来建立国民收入决定模型与扩展后的内生经济模型的等式,并结合世代交叠模型、生命周期理论、企业决策模型求出储蓄率,从而推导出人口发展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机制。理论研究发现:人均受教育年限、老年抚养比、少儿抚养比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为负,人口自然增长率和人口净迁入率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为正。实证部分建立动态面板模型,选用能源消费总量来反映资源消耗情况,选用工业废气排放总量来反映环境污染情况,采用系统矩(SYS_GMM)方法对中国29个省份1993年至2013年的数据(西藏与重庆因数据不全而被剔除)进行估计,从人口适度、人口结构和人口分布三个维度就人口发展对资源消耗和环境污染的影响进行了检验。并就储蓄率发挥的中介作用进行了检验。为了保证检验结果的稳健性,辅之以门槛检验和分段回归进行研究。结果显示:人均受教育年限存在门槛值,就教育水平发挥的节能减排作用而言,其作用的发挥是需要累积的,相对高等的教育所带来的节能减排作用比低等教育所带来的节能减排作用更大;人口自然增长率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具有负效应;少儿抚养比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影响为负;老年抚养比对能源消费总量的影响为正,随着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的提高,对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影响由负变为正;储蓄率在少儿抚养比和老年抚养比影响能源消费总量和工业废气排放总量的过程中起到了很好的中介作用。人口净迁入率对能源消费总量和工业废气排放总量具有正效应。宽松的生育政策可以通过提高人口自然增长率、提升少儿抚养比、降低老年抚养比从而起到节约资源、减少环境污染的作用。同时,结合相关文献的研究结果与中国的具体国情就理论结论与实证结论不一致的地方予以合理的解释。最后根据研究结果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即加强教育投资,提升人力资本水平,提高人口素质;调整人口生育政策,促进人口结构优化,维持适度的人口数量;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解决区域间收入差异过大的现状,避免人口的不合理迁移;优化产业结构,促进产业结构升级;拒绝粗犷式的发展模式,建立人口与经济、资源环境可持续的发展模式。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