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阐释学视域下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死难者”报道研究——以2003年后新浪的新闻专题为例
【6h】

阐释学视域下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死难者”报道研究——以2003年后新浪的新闻专题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选题缘由

1.2研究综述

1.3研究问题与研究思路

1.4研究方法与案例选择

1.5研究意义

2 阐释学与新闻传播活动

2.1阐释学概述

2.2阐释学引入新闻传播活动的可能性

3 “死难者”报道所涉及的阐释客体

3.1文本

3.2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死难者事迹文本

3.3新闻媒体对死难者事迹的报道文本

3.4死难者文本与报道文本的存在态势

4 传播者对死难者文本的理解与解释

4.1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死难者报道的呈现方式

4.2传播者的“前理解”影响其对死难者事迹的阐释

5 新闻受众对死难者报道文本的理解与解释

5.1新闻受众对不同类型死难者报道的理解样式

5.2间距——受众对死难者报道进行不同理解的原因

6 传播者与受众的理解行为有无“界限”

6.1传播者理解事件文本的界限

6.2受众协商式与对抗式解读的文化建构及环境监测意义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的目录

B. 新闻报道《抗震救灾军人为救落水战友牺牲》

C. 新闻报道《小汤山医院一线护士手记:寄往天堂的家信》

D. 新闻报道《上海踩踏事故多名高校学生遇难》

E. 新闻报道《复旦20岁女大学生外滩踩踏事故中遇难》

F. 新闻报道《最后一条短信》

展开▼

摘要

意义阐释与传播的关系,是现代传播活动中的核心内容。2003年以来,我国灾难报道进入“人本位”的全息开放模式,媒体除了及时公布事件中的最新消息外,还充当了“关怀者”的角色,关注遇难者的个体事迹。这种关注往往能引起受众对死难者的“移情”式同情或行为上的救助。无论是传播者对死难者事迹的报道还是受众对死难者的同情或救助,都依赖于他们对阐释客体的理解,传播者理解新闻事实,受众理解新闻文本。本文主要以阐释学理论为依据,利用文本分析、个案分析以及内容分析的方法,探讨2003年后新闻媒体死难者报道的呈现方式以及受众对这些报道的理解样式,并分析其影响因素。目前,鲜少有学者将阐释学理论运用到新闻传播研究中,本文的引入,有助于为媒介话语意义研究以及受众接受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论文首先对阐释学的理论内涵及发展进行了介绍,分析了将阐释学理论引入新闻传播研究的可能性,提出阐释学与新闻传播活动有对象及目的的一致性,都是对“文本意义”以及“如何理解”两个问题的探究。随后,文章分别从传播者对死难者事件的理解与解释,以及受众对死难者报道的理解与解释两个方面,分析了2003年后突发性公共事件中死难者报道的呈现方式以及受众对死难者报道的理解样式。受到传播者理解“前结构”的影响,2003—2008年间,新闻媒体侧重报道“无私奉献、不怕牺牲”的“救援英雄”事迹,普通死难者多被“集体呈现”。而2008年后,突发性公共事件中的死难者报道则呈现出英雄逝者与平民逝者并存的局面,死难者背后的故事被深度挖掘。与此同时,新闻传播过程中“间距”的存在,使得受众在理解死难者报道时,会表现出不同的理解样式,如对死难者的“移情式”同情,或对传播者传播目的颠覆与否定等。最后,论文对“理解有无界限”这一问题进行了探讨,认为由于传播者的新闻报道活动具有较强的社会属性,且能影响大量受众,因此,有必要对此设限。“文本意图”以及社会伦理规范就是传播者理解死难者事迹的界限。但受众对新闻报道的理解与接受是一种个体行为,他们对新闻报道的协商式或对抗式解读并不是消极的,而是具有文化建构的意义,因而不应对受众的理解行为设限。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