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微博用户参与社会事件讨论的态度研究——基于“聂树斌案”微博评论的情感分析
【6h】

微博用户参与社会事件讨论的态度研究——基于“聂树斌案”微博评论的情感分析

代理获取

目录

1 绪 论

1.1 研究缘起

1.2 事件回顾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2 网络传播的特点

2.3 网络民主与群体极化

2.4 情感分析

2..5 研究创新之处

3 研究假设

4 变量和编码

4.1 变量

5 研究结果与解释说明

5.1 主观评论占主导

5.2 微博网友评论的字数相对较少

5.3政府部门容易成为网络负面舆论的标靶

5.4 评论立场转向

5.5 评论用词激进和极端

5.6 微博网民互动行为的分析

6 结 论

7 研究不足与缺陷

8 意见和建议

8.1 对微博用户的建议

8.2 对微博运营和网络管理中心的建议

8.3 对政府部门的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展开▼

摘要

当前,新的媒介技术的出现改变了原有的传播方式,受众可以通过更加便捷的渠道参与到社会事件的讨论过程中,能更容易地发声。从某种意义上说,数字化生存是一种现实,虚拟与现实的界限被打破,公众的社交范围扩大,社交小群体化越来越明显。由于网络匿名性的特点,网络用户的自主地位得以提升同时话语的力度显得较为分散,在参与到事件讨论中的个人意见的表达和互动行为难以把控。
  本研究以聂树斌案起底,以情感词典为依据,以微博评论为研究对象,对微博用户在参与该事件讨论过程中的态度进行情感分析。本研究将微博用户的行为分成两个维度,即个人意见表达和互动行为,将评论样本分成8个变量,来分析总结微博用户在互动过程中认知、情感、行为倾向的一般特征。
  通过调查研究,本研究发现:第一,基于网络匿名性的特征,在争议性的热点事件发生时,微博用户在表达自己观点时,显得极端、激进,同时充满侵略性;第二,微博用户对于该热点事件的评价标准显得含糊不清,微博用户更加注重批评国家机关,而不是关心热点事件本身;第三,当持有不同观点时,微博用户的互动显得更加频繁,但是互动的双方很难达成一致的意见;第四,除争论和观点互换以外,微博用户显得缺乏耐心,以至于无意义的辩论和争论经常发生。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