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海峡两岸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与台湾体育学院为例
【6h】

海峡两岸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研究——以北京体育大学与台湾体育学院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1前言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范围与限制

1.4 研究意义

2 文献综述

2.1课程系统理论

2.2比较体育

3 研究方法

3.1 问题比较法

3.2文献资料法

3.3因素分析法

3.4归纳法

4分析与讨论

4.1海峡两岸体育教育专业人才培养的历史沿革

4.2 台湾体育学院体育学系课程设置的现况

4.3 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现况

4.4 分析与讨论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展开▼

摘要

为社会培养体育人才是体育学院的主要任务,其课程设置情况对体育人才的培养建设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近年来,台湾地区“少子化”、学校减班、教师超额、新进人员冻结,造成体育教育专业的师资培养朝向多元化与多样化的发展形势。大陆地区则因社会的不断进步,体育事业蓬勃发展,出现体育人才需求大增的局面。面对更新的时代要求与发展机遇,大陆地区应及早对体育教育进行改革应对。
  为了探索海峡两岸体育教育专业的发展及改革现况,确立培养综合型人才与社会需求的课程设置,本文特选大陆地区体育教育专业具代表性的北京体育大学与台湾地区具代表性的台湾体育学院为研究对象,采用问题比较法、文献资料法、因素分析法、归纳法,从海峡两岸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发展等方面对两所高校的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进行研究、分析和比较,探讨了两校体育课程设置的异同点以及造成异同点的深层次原因,并针对两校的异同点及各自的优缺点提出对海峡两岸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一些参考性建议,旨在取长补短,以求为海峡两岸体育教育专业课程的改革和体育事业的发展提供参考和依据。
  研究结果表明:
  1、台湾体育学院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优点在于:通识课程比例大、重视学生综合素质和适应社会能力培养;注重方法学课程的开设;在专业方向出了运动指导组、体育教师组外、还开设有运动器材研发与设计组;注重产学合作,大量与产业界企业界签署合作协议书,提供学生实习或工作机会,训练学生适应社会能力及开阔学生视野。不足在于:适应资本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定的培养目标,完全按市场机制进行定位,一旦发生变化容易造成人才浪费;对社会领域学科知识重视程度不足,不利人文素质全面提高;对学生应用写作能力重视程度不够。
  2、北京体育大学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的优点在于:大陆地区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培养目标具有统一性、计划性和前瞻性,因此不易造成人才的浪费;重视奥林匹克项目的设置;重视体育科研方法的设置;重视学生的运用写作能力培养。缺点在于:偏重专业课程忽视公共(通识)课程;重视必修课,选修课少,课程弹性小,灵活程度不够;偏重竞技、技术类课程,社会科学方面的知识不足;教育专业类课程注重不够;时间环节较为单一,局限教育实习,不离于学生实践能力增强。
  3、海峡两岸的历史文化、社会人文、科技发展等原因,是两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课程结构体系、课程内容、课程型态、课程编排、课程组织与安排等方面存在许多共同点。
  4、海峡两岸政治体制、经济体制、社会结构、培养目标等的差异性,造成两校体育教育专业课程设置存在公共课、必修课、限选课及课程内容的选择、组织与安排等方面的差异。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