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公民的人格尊严保护
【6h】

论公民的人格尊严保护

代理获取

目录

封面

声明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目录

引言

一、公民的人格尊严涵义及历史发展

(一)公民人格尊严涵义

(二)公民人格尊严的由来及历史发展

二、国外对于公民人格尊严的立法与司法保护

(一)德国

(二)美国

(三)韩国

(四)法国

三、我国公民人格尊严保护的现状

(一)中华文化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严重轻视对当代的影响

(二)当今社会公权力对公民人格尊严的侵犯

(三)我国现行法律对公民人格尊严的相关规定

四、强化我国公民人格尊严保护之构建

(一)突出人格尊严的核心地位并运用宪法解释扩大其内涵

(二)司法实践切实维护宪法权利

(三)建立专门的人权保障机构

(四)加强公民人格尊严自我保护意识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本文分为四个部分:
  第一部分,讲人格尊严的涵义与历史发展。首先,阐述人格尊严的定义,分析宪法意义上的人格尊严以及民法意义上的人格权各自的内涵,并比较其两个层面上的区别。在宪法层面的人格尊严是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的最高价值,尤其是在国家与人的关系上,人是目的,民法层面上的人格权以人的尊严为基础,并将其在民法中得到体现并加以保障,主要属于私法的范畴,往往指民事主体资格或事主体本身。二者在潜在的侵权主体、地位、权利属性以及保护方式等四个方面存在不同。人格尊严的历史发展,从古希腊开始,经历了漫长的历史过程,在二战后真正得到重视。
  第二部分,讲国外对于公民人格尊严的理论与保护实践,主要讲德国、美国、法国以及韩国这四个国家各自对于人格尊严的规定及保护方式。国外没有人格尊严这一概念,一般称为人的尊严。德国在保护公民人的尊严方面,走在世界前列,无论是基本法的规定还是司法实践中的保护,都体现出对人的尊严的重视;美国成功的宪政制度以及司法体系对公民基本权利给予了有效保护,尽管没有对人的尊严做直接规定,但实际上的保护很到位;韩国宪法将人的尊严作为最高价值,并通过多种途径进行保护,尤其是设立了专门的人权保障机构——国民人权委员会;法国宪法序言中将人的尊严视为一项宪法权利,宪法委员会通过大量案例重申这一原则以促进对人的尊严的保护。
  第三部分,我国对于人格尊严历来的轻视态度对当代造成了很大影响,及现行法律体系针对其规定和保护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儒家思想对我国文化传统的影响巨大,儒家之礼是等级制度服务的,等级思想导致我国对人格尊严的轻视,至今仍有余毒,尤其是公权力的肆无忌惮。我国宪法规定了人格尊严条款,在多个部门法以及单行法中也做了相关规定,但都存在问题和不足,导致公民在遭遇人格尊严受侵害使难以寻求有效救济。
  第四部分,针对我国对公民人格尊严保护不足的现状,大胆提出解决方案。首先是宪法立法要将人格尊严条款提前,突出人格尊严的核心价值,并运用宪法解释确认人格尊严条款的突出地位;第二,运用司法程序,加强人格尊严的宪法保障,将宪法规定适用于司法程序中,使宪法不再是一纸空文;第三,参照国外模式,设立专门的人权保障机构;第四,提高公民人格尊严权利意识,积极参与对公权力的监督。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