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一房二卖”行为的刑事定性研究——以萧某诈骗案为例
【6h】

“一房二卖”行为的刑事定性研究——以萧某诈骗案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引言

一、案件基本情况

(一)案由

(二)案情简介

(三)分歧意见

(四)争议焦点

二、相关问题的法理分析

(一)“一房二卖”行为的定性分析

1. 刑民交叉案件的类型分析和处理方法

2.刑事诈骗与民事欺诈区分的法理依据

3.“一房二卖”行为中“非法占有目的”的认定

(二)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关系

1.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双层界分

2.合同诈骗罪中的数额认定

三、本案的分析和结论

(一)萧某不构成合同诈骗罪

(二)萧某构成诈骗罪

四、本案的研究启示

(一)在处理“一房二卖”案件中刑法应该尽可能保持谦抑性

(二)在处理“一房二卖”的案件中应尊重当事人意思自治原则

(三)如何预防此类案件发生

参考文献

展开▼

摘要

“一房二卖”是市场经济中发生频率较高的交易行为,这种行为是普通的民事欺诈还是构成了犯罪?如果构成犯罪,是构成了合同诈骗罪还是普通的诈骗罪?这在实践中具有争议,并且很难对其进行准确的定性。随着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与深入,市场经济自身盲目性和自发性的特点也显得愈发明显,其中利用合同进行诈骗的案件不断增加,而这种诈骗方式本身就具有非常强的欺骗性和复杂性,使得合同诈骗罪与民事上的合同纠纷交织在一起,难以区分。而合同诈骗罪作为诈骗罪的一种特殊形式,诈骗罪的特征在合同诈骗罪中也同样具备,这就使得在实践中难以判断二者之间的区别。本文通过对一个“一房二卖”案例来对“一房二卖”这种行为的刑事定性进行探讨,从而明晰合同诈骗罪、诈骗罪、合同纠纷三者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在实践中能够加强对三者的把握和判断力。 除了引言,本文共约2万字,分为4个部分,具体如下: 第一,本案的讨论分析。对萧某诈骗案简要介绍,总结出本案的争议焦点,并且引出在理论上对本案具有争议的四种不同的观点,对每一种观点进行概括和梳理。 第二,相关问题的法理分析。对本案涉及的相关问题的法理进行分析,主要包括“一房二卖”行为涉及的合同诈骗罪与合同纠纷之间的界限;“一房二卖”行为涉及的前后两个买卖行为与两次买卖合同的效力问题;合同诈骗罪与诈骗罪的区别与联系。 第三,本案的分析与总结。通过前面对案例详细的论证,对四种具有代表性的不同观点进行探讨与梳理,对合同诈骗罪、诈骗和民事纠纷进行整体评价,对本案中萧某的行为进行最后的总结和评价。 第四,本案研究的启示。以萧某诈骗案为例,通过对“一房二卖”行为的刑事定性问题的研究分析,做出总结和建议。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