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网络订餐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基于对泸州市的调查研究
【6h】

网络订餐市场食品安全监管问题研究—基于对泸州市的调查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声明

一、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研究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

(五)理论基础

二、泸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网络订餐与传统餐饮服务食品安全监管比较

(二)泸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现状

(三)泸州市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三、 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法律体系

(二)监管机构自身能力

(三)监管模式

(四)地方财政收入水平

(五)社会共治水平

四、优化我国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

(一)完善网络订餐食品安全法律体系

(二)加强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部门能力建设

(三)创新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模式

(四)完善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责任主体的监督制约机制

(五)合理处理“互联网+”经济发展与监管的冲突

(六)提高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社会共治水平

五、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伴随着“互联网+”技术和餐饮行业的深度融合,网络订餐市场快速发展,因其方便快捷,消费者足不出户就可以享受到在线餐饮服务提供的品种多样的食品,网络订餐被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认可。伴随着网络订餐市场的迅速扩张,暴露出越来越多的食品安全问题,这些问题已经影响到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影响到了网络订餐行业的有序发展。网络订餐的监管对象、监管手段和监管目标不同于传统餐饮行业,网络订餐交易具有虚拟性和隐蔽性,传统的食品安全监管模式已不能满足“互联网+餐饮”产业发展需求,对网络订餐的有效监管成为政府行政管理中的亟待解决的一个难题。现今,我国急需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和政府监管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为法律法规的制定和监管部门进行有效管理提供参考。 本文在食品安全监管完成机构改革重组,监管体制初步建立,一系列针对网络订餐监管的法律法规出台的背景下,以泸州市为例,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现状和主要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对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制约因素进行了归纳总结,从法律体系建设,监管部门自身能力建设,监管模式重新,监督制约机制建设,合理处理经济发展与监管的冲突以及提高社会共治水平六个方面提出优化我国网络订餐食品安全监管的对策建议,为监管部门执法事件提供参考。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