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对策研究
【6h】

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前言

(一)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及方法

一、人文教育概述

(一)人文教育的内涵

(二)人文教育的构成

(三)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二、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问题与原因分析

(一)存在的问题

(二)历史与现实原因分析

三、国外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具体措施及借鉴

(一)宏观政策上更新教育理念

(二)改革课程结构

(三)采用新型教育模式STS(科学技术与社会)

四、人文教育的对策

(一)科学与人文;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科学学科教育与人文学科教育

(二)融于校园环境的管理者、教师、学生三角形模式的建构

参考文献

致谢

展开▼

摘要

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给人类带来可供享受的丰富的物质财富,极大地改善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条件,促进了社会的变革、社会的民主和平等。科学至上的观点肆意滋长,在高等教育中科学教育逐渐取代了人文教育的统治地位。与此同时,科学技术也带来了资源的极大浪费;环境的恣意破坏;人们难以满足的物欲。教育的目的,人才类型的培养成为各国讨论的焦点。伴随知识经济的到来,高校教育面临更深、更广的挑战,21世纪要求教育模式从知识传授型向智慧开发型转变,更加重视人的综合素质的培养,仅具有扎实的专业知识的人才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社会的需求,具有更广泛的理论框架,更优秀的人文品质,更健全的心理机能的人成为社会的佼佼者。为此,旨在探求真理、完善人格的人文教育重新得到世人的关注,和谐发展逐渐成为讨论的热点。培养和谐发展的人是大学的使命,也是社会和大学人的期待。“以人为本”的思想在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中已逐渐在各个领域得到越来越多人的认同。 纵观我国高等教育发展,不难看出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分离情况在我国高等学府,尤其是理工科院校比比皆是。理工科院校重理工轻人文;重专业轻基础;学生功利思想严重。在当今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结合成为大学的主旋律时,如何提高我国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成为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虽然我国对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采取了一系列改革措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我国对该领域的研究不是从战略高度对其进行了探讨就是对部分理工科院校所做的改革还只停留在表面现象的介绍上;照搬其他国家的一些经验和措施,对国外人文措施的吸收和引进上存在一定的盲目性,缺乏综合的分析与思考,对我国院校进行了一些教学实践变革;主要形式即开设人文学科课程,举办一些相关人文讲座,未真正以人为本,将人-这-教学中的最重要的要素列入考虑范围,并以此作为一切考虑的重心与中心。 本文开篇阐明人文教育的概念,阐述其重要性与必要性,归纳总结国外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的经验,继而从教育中的人的三个要素出发,以管理者、教师、学生为主要研究方向,找出问题的所在,分析历史与现实原因,并对一系列相关问题进行深入探讨与研究,从而提出构建融于校园环境的管理者、教师、学生的三角形模式,加强理工科院校人文教育,进一步丰富和完善我国理工科院校素质教育的改革。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