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村居民耕地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
【6h】

农村居民耕地利用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以四川省乐山市为例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一章文献综述

1.1关于农村居民行为的研究

1.2关于农村居民耕地利用的研究

1.3耕地利用影响因素研究

第二章绪论

2.1研究的背景

2.2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2.3技术路线和内容

2.4研究方法

第三章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3.1理性人假设

3.2激励理论

3.3耕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3.4其他相关理论

第四章 研究区域概况及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4.1研究区域概况

4.2研究区域土地利用状况

4.3调查样本及问卷设计

4.4调查对象基本情况介绍

第五章 农村居民耕地生产利用行为现状

5.1投入行为统计分析

5.2技术选择行为统计分析

5.3品种选择行为统计分析

第六章 耕地生产利用行为的影响因素分析

6.1耕地生产投入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6.2作物品种的影响因素分析

6.3种植技术选择的影响因素分析

6.4农村居民耕地利用机理分析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7.1研究结论

7.2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件 农村居民耕地利用生产现状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与课题

展开▼

摘要

粮食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耕地是提供粮食的源泉,对实现粮食安全、国民经济发展、社会稳定的作用和地位不可取代。农村居民作为耕地生产利用的组织者,是最基本的农村微观经济单位,农村居民的耕地生产行为是决定农业生产总量及增长速度的直接力量。因此,从农村居民角度出发研究耕地生产利用行为及影响因素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乐山市为例,通过实地调查1744位农村居民,分析了农村居民耕地利用利用的实际情况,对耕地投入、技术选择及作物品种选择行为进行了因素分析,并结合多元回归分析法及Logistic回归模型找出了影响农村居民耕地生产利用行为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相关建议。主要结论为: (1)在调查中发现,从事农业生产的农村居民年龄大多分布在40-59岁之间,29岁以下的年青人所占比例很小。从受教育程度来看,被调查者整体受教育水平不高,以小学和初中文化为主,但绝对的文盲(未上过学)和高中_(中专)所占比例较少,呈现出中间大,两头小的特点。 (2)在调查中发现,乐山市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农村居民家庭平均劳动力人数以3人和4人为主;人多地少,人地矛盾突出,人均耕地面积不足一亩所占比重最大;在家庭收入方面,农村居民整体收入水平不高。 (3)从调查结果来看,农村居民基本上都具有耕地利用的自主决策权,这有利于提高农村居民种植耕地的积极性。受知识文化等的限制,农村居民追求短期经济效益,大量施用农药和化肥,缺乏对科学使用方法的必要了解;由于农村剩余劳动力富余,农村居民在耕地上投入了大量的劳动力:在品种选择上,农村居民从众心理表现突出;在技术选择上,农村居民比较注重新技术能否带来收益的提高以及是否有技术人员的指导。 (4)农村居民渴望采用新技术和作物新品种提高收益,但是对于新技术和新品种的掌握及使用还很难把握,政府应加大对新技术的推广普及和技术人员的现场指导,提高新技术的使用率,实现耕地的可持续利用。 (5)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耕地投入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年龄、家庭劳动力人数、耕地收入、粮食补贴、文化程度、是否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等因素是正方向的影响,而性别及是否具有手艺是负方向的影响。 (6)通过运用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和Logistic回归模型对作物品种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耕地收入、文化程度、耕地收入、是否接受过专业技术培训等影响因素是正方向的影响,而年龄与家庭非农收入等影响因素的作用是负方向的。 (7)通过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种植新技术选择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可以看出:性别、文化程度、家庭劳动力、人均耕地种植面积等影响因素是正方向的影响,而年龄与家庭非农收入等影响因素的作用是负方向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