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动物源性食品中胺苯醇类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6h】

动物源性食品中胺苯醇类兽药残留检测方法研究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声明

第1章 文献综述

1.1兽药残留

1.2动物源性食品兽药残留的危害

1.3胺苯醇类兽药残留污染的研究现状

1.3.1氯霉素的使用与危害

1.3.2甲砜霉素的使用与危害

1.3.3氟苯尼考的使用与危害

1.3.4胺苯醇类兽药残留对国际贸易的影响

1.4胺苯醇类兽药残留检测的研究现状

1.4.1微生物法

1.4.2免疫分析法

1.4.3气相色谱法

1.4.4气相色谱-质谱法

1.4.5液相色谱法

1.4.6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

1.4.7其它检测方法

1.5展望

第2章 引言

2.1目的意义

2.2研究内容

2.2.1优化胺苯醇类药物的检测条件

2.2.2优化胺苯醇类药物的提取条件

2.2.3优化提取液的净化条件

2.2.4优化衍生化条件

2.2.5建立猪肉和肠衣中胺苯醇类药物的多残留检测方法

2.3研究特色

2.4技术路线

第3章 材料与方法

3.1主要仪器与试剂

3.1.1主要仪器

3.1.2主要试剂

3.2研究方法

3.3实验步骤

3.3.1各仪器检测条件的确定

3.3.2样品提取条件的优化

3.3.3样液净化条件的优化

3.3.4衍生化条件的优化

3.3.5猪肉和肠衣中胺苯醇类药物残留的检测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4.1仪器检测条件的确定

4.1.1高效液相色谱法

4.1.2液相色谱-质谱/质谱法

4.1.3气相色谱法

4.1.4气相色谱-质谱法

4.2样品提取条件的优化

4.2.1提取溶剂的筛选

4.2.2不同氨水含量的乙酸乙酯提取剂的提取效果

4.2.3提取溶剂用量的确定

4.2.4提取方式的影响

4.3提取液净化条件的优化

4.3.1固相萃取小柱的筛选

4.3.2不同检测方法适用的净化程序

4.4衍生化条件的优化

4.5猪肉和肠衣中胺苯醇类药物多残留同时检测方法的建立

4.5.1线性范围和测定低限

4.5.2回收率和精密度

第5章结论与建议

5.1结论

5.1.1获得了最佳的样品提取条件

5.1.2获得了最佳的提取液净化条件

5.1.3优化了衍生化方法

5.1.4建立了猪肉和肠衣胺苯醇类药物的多残留同时检测方法

5.2建议

参考文献

致 谢

发表论文及参加课题

展开▼

摘要

胺苯醇类药物(Amphemicols)是一类广谱抗生素,包括氯霉素(Chloramphenicol,CAP)及其代表性衍生物,如甲砜霉素(Thiamphnicol,TAP)和氟苯尼考(Florfenicol,FF)等。它们对革兰氏阴、阳性细菌均有抑制作用,尤其对前者作用较强。在养殖业日趋规模化和集约化的今天,胺苯醇类药物己被广泛用于动物源性食品的生产中。但是,胺苯醇类药物的使用对人体健康带来了潜在的危害。氯霉素对人类骨髓的造血机能有抑制作用,可引发再生障碍性贫血,已被许多国家和地区列为禁用药物。欧盟规定水产品中氯霉素不得检出,美国规定水产品中的最大残留限量(MRL)为0.3μg/kg。甲砜霉素和氟苯尼考是氯霉素的替代产品,氟苯尼考胺(Florfenicol amine,FFA)是氟苯尼考在动物组织中的主要代谢产物。近年来,我国的出口动物源性食品被频频检出氯霉素残留,药物残留已经成为食品对外贸易的主要障碍。为保护人类健康,保障我国的正常出口贸易,控制兽药在动物源性食品中的残留已成为当务之急,而建立灵敏、可靠的残留检测方法是其控制的基础。 胺苯醇类药物残留的现有检测方法有微生物法、免疫分析法、化学检测法和其它方法等。其中微生物法易受样品中其它抗生素残留的影响,特异性和灵敏度均较低;免疫法易出现假阳性结果;色谱法的样品前处理复杂;色谱.质谱联用技术灵敏度高,是重要的定性定量检测方法。目前报道的胺苯醇类药物残留检测大多对象单一,且未见检测氟苯尼考胺的质谱方法报道。而实际的动物源性食品中常常是多种胺苯醇类药物同时存在,急需发展操作简便、灵敏度高的多残留同时检测技术。 本文基于胺苯醇类药物的性质,优化了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等4种胺苯醇类药物的提取和净化条件,采用气相色谱法(GC)、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和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法(LC—MS/MS),建立了动物源性食品中胺苯醇类药物的同时检测方法,取得了如下主要研究成果: 1.获得了胺苯醇类药物的最佳提取条件 以猪肉和肠衣为实验材料,采用甲醇、乙腈、丙酮和乙酸乙酯等4种有机溶剂提取胺苯醇类药物,比较了不同溶剂的提取效果,结果表明含2%氨水的碱化乙酸乙酯对4种药物的提取效果较好,回收率在90%以上。 2.获得了提取液的最佳净化条件 研究发现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均能取得良好的净化效果。其中LC—MS/MS法灵敏度高,提取液经液-液萃取后即可进行分析:HPLC法、GC法和GC—MS法均需要对提取液进行液-液萃取和固相萃取后才能进样分析,否则会由于基质的影响而干扰测定。MCX柱、C18柱和HR—X柱对胺苯醇类药物有较好的保留效果,只有MCX柱对4种药物都有很好的保留效果,且回收率均在95%以上。 3.优化了样品的衍生化条件 在用GC法和GC—MS法检测胺苯醇类药物时,必须对样品进行衍生化处理,生成热稳定性强和易挥发的衍生物。结果表明,衍生化温度在50-70℃、衍生化时间在40min左右时,上述两种方法能很好地检测4种药物。研究发现衍生化后吹干衍生化试剂,造成回收率略微偏低,操作不易控制。通过加入甲苯定容,再用NaOH溶液灭活衍生化试剂,取上层有机相进行检测加以解决。 4.建立了胺苯醇类药物多残留的同时检测方法 采用HPLC法(紫外检测器检测),可同时检测肉类和肠衣中的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残留,获得的检测低限均为100μg/kg;采用LC—MS/MS法,可同时检测肉类和肠衣中的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残留,获得的检测低限分别为0.1μg/kg、0.1μg/kg、0.1μg/kg和8.0μg/kg;采用GC法(电子捕获检测器检测),可同时检测肉类和肠衣中的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残留,猪肉中4种药物的检测低限分别为0.1μg/kg、2.0μg/kg、2.0μg/kg和2.0μg/kg,肠衣中4种药物的检测低限分别为0.2μg/kg、4.0μg/kg、4.0μg/kg和4.0μg/kg;采用GC—MS法,可同时检测肉类和肠衣中的氯霉素、甲砜霉素、氟苯尼考和氟苯尼考胺残留,猪肉中4种药物的检测低限均为0.1ng/g,肠衣中4种药物的检测低限分别为0.2μg/kg、0.2μg/kg、0.2μg/kg和2.0μg/kg。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