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论毕飞宇小说的历史叙事的嬗变
【6h】

论毕飞宇小说的历史叙事的嬗变

代理获取

目录

文摘

英文文摘

绪论

第一章 叙事历史的焦点由“个人哲思”转向“凝视现实”

一、形而上地追问历史本真

(一)对传统历史观的颠覆

(二)对历史文本真实性的质疑

二、形而下地呈现历史原貌

第二章 人物塑造的重点由“男性”转向“女性”

一、对人性恶的道德伦理的批判

二、“文革”极权时期女性的生存之痛

(一)迷恋权力非完整独立人格的玉米

(二)男权中心主义的牺牲品的玉秀

(三)权力扭曲的人性异化的吴曼玲

第三章 叙事策略的发展由“模仿”转向“圆润”

一、叙述者干预与历史叙事

二、特有的叙事艺术特征

(一)儿童叙事视角的艺术效果

(二)反讽性语言的叙事功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

摘要

从1991年发表小说处女作《孤岛》到现在,毕飞宇的创作走了20个年头.纵观毕飞字这些年的创作,其发展轨迹围绕“历史”叙事的主题变化是相当明显的,转变的分水岭大概是在1944年。不管是对“历史”命题的哲思,还是对现实历史的反思;不管是书写历史的叙事手法,还是对历史场景里人物的刻画、人性的叩问都呈现了毕飞宇的创作态度的变化和历史叙事策略的发展。
   本文从叙事学的角度,通过文本细读和对比研究的方法从三个方面来阐释毕飞字小说历史叙事的嬗变。第一章从历史叙事观念的转变的角度来阐释毕飞字初期和后期的创作对历史的创作态度,前期创作执着于个人对历史的形而上思考和书写,历史命题是小说的主题,后期则凝视历史,以现实主义的创作态度展开对现实历史的反思和叙事。第二章从历史叙事中人物塑造的角度来分析人物在不同类的历史叙事文本中所承担的叙事功能,前期对人物的刻画主要体现作者对人性恶的批判,是为阐释作者个人历史观服务的,后期作者则借助悲剧女性的命运来呈现作者对历史的思考和批判,尤其是对“文革”历史的批判。第三章则从历史叙述中叙事策略的角度,探讨作者为更好呈现小说的主题和思想,在叙事策略上的选择,通过叙事策略由模仿走向圆润的发展历程,来体现毕飞字创作不断走向成熟的过程。论文通过以上三个方面详细的对比论述,希望能够较完整地呈现毕飞字这20年来的创作历程。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