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初中社会科课程中的性别问题及对策研究
【6h】

初中社会科课程中的性别问题及对策研究

代理获取

摘要

男女平等是人类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种族、宗教平等并列写在联合国宪章中。在课程改革背景下应运而生的社会科课程,作为公民教育的平台,平等应当是其核心价值追求之一。教科书作为课程内容和社会文化的重要载体,对学生影响深远。基于此,选择1-5册人教版初中社会科课程——《历史与社会》进行性别问题的研究。
   首先,“察”。通过数据统计和文本分析,考察社会科课程中性别处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研究结果发现:七、八、九三个年级使用的人教版社会科教科书,文字部分和图画部分对性别的处理,在以下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距:男、女的数量和比例:男、女两性的职业分布;男、女两性的负面形象的频数。通过对文本内容的检视发现三个年级都不同程度的存在性别问题,尤其是八年级上、下两册。其中女性的缺失和性别刻板印象问题突出,还存在女性形象单薄以及与现实脱节的问题。
   其次,“破”。确立问题之后,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在分析的过程中对问题进行解构。主要从文化的视角分析教科书中男性中心的性别倾向产生的原因。通过梳理中、西方的传统性别文化,发现性别不平等这种跨文化存在很强的惰性。从客观和主观两方面影响着教科书中的性别处理:客观上造成历史上女性的素材确实较少,主观上影响编者对这些材料的呈现和解读。
   最后,“立”。从理论层面和实践操作层面给出建议,回应教科书中存在的性别问题。理论上呼吁超越两性二元对立的话语结构,重新审视“自我”与“他人”的关系定位;重视女性主义理论对公民教育的关照,尤其是公民教育要在价值取向上重视关怀理论。实践上从教科书编写、教师培训和教科书审定三个方面给出建议。围绕公民教育之目的重点讨论了如何改善教科书的内容:充分挖掘女性在历史和社会中发挥的作用:增设性别平等教育专题;增设“共和国女性”专题。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