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农业活动影响下的岩溶作用及碳汇效应研究——以重庆市青木关地下河系统为例
【6h】

农业活动影响下的岩溶作用及碳汇效应研究——以重庆市青木关地下河系统为例

代理获取

摘要

现阶段为应对全球气候变化,人类活动对岩溶作用的影响特别是对岩溶作用碳汇效应的影响研究备受关注。研究表明,碳酸盐岩的溶蚀及地下水中的HCO3-并不完全是碳酸风化碳酸盐岩的结果,随着农业和城市化的发展,大量N肥的使用、污水的排放以及酸雨的增加,硝酸和硫酸参与了碳酸盐岩的溶蚀,而这种溶蚀作用并不消耗大气或土壤中的CO2,但是会增加碳酸盐岩的溶蚀量并增加水体中的HCO3-含量。以往利用水化学方法和标准溶蚀试片法估算岩溶地质过程形成的CO2汇,其结果明显偏大。
   本文采用标准溶蚀试片法和水化学—流量法,并结合稳定同位素;以受农业活动影响强烈的重庆青木关地下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CTDP300多参数水质自动记录仪、WGZ-1型光电数字水位计、HOBO小型气象站在线自动监测电导率、水位以及降雨等数据,并获取流域耕地面积数据。于2010、2011年分月采集地下水样,分析常规水化学和地下水溶解无机碳δ13C、δ34S、87Sr/87Sr,并采集各月土壤CO2浓度及δ13C数据,等;探讨了岩溶作用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流域农业活动对岩溶作用过程和碳汇的影响,发现农业活动对岩溶作用过程产生明显的影响,进而影响到岩溶地质碳汇。
   青木关地下河水的物理化学具有明显的时空变化特征。地下河水化学pH、Ec、T、Ca2+、Mg2+、K+、Na+、HCO3-、Cl-、SO42-和NO3-以及不同土地利用下溶蚀速率表现出不同时间尺度的变化特征(年、月、日及暴雨尺度)。岩溶作用随环境变化表现出的不同尺度变化特征,充分说明了岩溶作用的速率较快,对环境变化的敏感性强,其积极参与了短时间尺度的碳循环过程,对大气CO2的回收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区内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下,土壤pH值、土壤有机质、土壤CO2及溶蚀速率差异显著。不同土地利用类型不同季节影响土下溶蚀速率的主要影响因素不同。农业活动能显著增加碳酸盐岩的溶蚀量,青木关地下河流域农业活动所增加的碳酸盐岩溶蚀强度大约10.98t/km2·a,在整个流域内其所消耗的CO2量约19.14t/a(实际上不消耗CO2),占根据标准溶蚀试片所计算得出的整个流域CO2消耗量的6%。
   地下水水化学及δ13Civic值证实青木关地下河流域人类活动带来的硝酸和硫酸参与了碳酸盐岩的溶蚀,地下水中的DIC是碳酸、硝酸、硫酸共同溶蚀碳酸盐岩形成的。各月碳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DIC占地下水中总DIC的比例,在55.53%~81.25%之间,雨季(62.98%)普遍低于旱季(74.86%);硝酸和硫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DIC占地下水中总DIC的比例在18.75%~44.47%,雨季(37.02%)高于旱季(25.14%)。青木关地下河流域碳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DIC总量为14.67×106mol/a,岩溶作用产生的净CO2汇的量为7.335×106mol/a或0.323×109g/a,碳汇强度为0.732×106mol/km2·a。硝酸和硫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DIC为7.48×106mol/a,约占DIC总量的33.8%,单位面积耕地上硝酸和硫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DIC的强度为1.89×106mol/km2·a。
   地下水δ15N证实地下水硝态氮污染主要来源于化肥、土壤有机氮、粪便和生活污水;地下水δ34S值为5.2396‰~11.07‰,SO42-浓度在0.52-0.97mmol/L,,雨水δ34S值为2.34‰6.06‰,SO42-浓度在0.09~0.17mmol/L,地下水SO42-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雨水以及农业活动。地下水中的NO3。、SO42-离子并不完全来自于硝酸和硫酸溶蚀碳酸盐岩的反应,这与根据水化学计算得出的结论相一致。地下水87sr/86Sr值证实不同季节施肥和酸雨影响强度和硝酸硫酸溶蚀碳酸盐岩的比例施肥期间>雨季>旱季。这与水化学计算的碳酸溶蚀碳酸盐产生的DIC占总DIC的比例和硝酸硫酸溶蚀碳酸盐岩产生的DIC占总DIC的比例相一致。地下水δ13CDIC理论值与实测值基本符合,也证实研究结果是可信的。地下水δ15N、δ34S、87Sr/86Sr和δ13CDIc同位素值证据说明了研究方法与结论是正确的可靠的。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