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中文学位 >重庆经验的民生导向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视角
【6h】

重庆经验的民生导向研究——基于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视角

代理获取

摘要

早在一个半世纪前,马克思通过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批判,立足于广大穷苦劳动者的立场,基于对“劳动是生活乐趣”的共产主义社会的向往和构想,痛斥资产阶级对工人阶级的压榨,深刻同情处于被剥削地位的劳动者水深火热的生活状态,积极寻求改善民生的途径和方法,在其一系列相关的研究著作中,表达了广义民生思想。
   “党的十七大”明确提出“必须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更加注重社会建设,着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体制改革,扩大公共服务,完善社会管理,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努力使全体人民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推动建设和谐社会。”①以“民生导向”为视角的重庆经验是对科学发展观和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践行。本文主要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阐明以马克思的民生思想为视角,研究以“民生导向”为视角的重庆经验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结合我国所面临的国际国内环境,总结本论题的研究现状,强调其研究意义。
   第二部分概要马克思民生思想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总结我党历届领导人立足于我国实际对马克思民生思想的丰富和发展,理顺马克思的民生思想在我国的发展脉络。
   第三部分从理论方面澄明“民生导向”的重庆经验对马克思的民生思想的深化和升华;从实践方面澄明“民生导向”的重庆经验对马克思的民生思想的践行和推进。从这两个方面阐明马克思民生思想“民生导向”的重庆经验的指导作用,以及“民生导向”的重庆经验对马克思民生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第四部分从三个方面探讨“民生导向”的重庆经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创新:对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新: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创新:对社会主义开放理论的创新。以凸显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础上,重庆如何结合自身所处地域、人文环境、发展状况等实际情况,探求最优的发展方式。
   第五部分正确认识和客观评价以民生为视角的重庆经验。

著录项

相似文献

  • 中文文献
  • 外文文献
  • 专利
代理获取

客服邮箱:kefu@zhangqiaokeyan.com

京公网安备:11010802029741号 ICP备案号:京ICP备15016152号-6 六维联合信息科技 (北京) 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 客服微信

  • 服务号